有遠大志向的諺語
1、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拼醪峨蹰w序》譯文:年紀雖然老了,但志氣應當更加旺盛,怎能在白頭時改變心情?境遇雖然困苦,但節(jié)操應當更加堅定,決不能拋棄自己的凌云壯志。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髦苤芪耐跫Р吨芤住纷g文: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3、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稄能娦衅呤?其四》唐代:王昌齡譯文:黃沙萬里,頻繁的戰(zhàn)斗磨穿了戰(zhàn)士們身上的鎧甲,不將敵人打敗絕不回還。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秾⑦M酒》唐代:李白譯文: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處的,千兩黃金花完了也能夠再次獲得。5、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龂苤病顿洶遵R王彪·并序》譯文:一個男人,應該志向遠大,不要蝸居在一個小地方過一輩子,應該外出闖蕩,即使萬里之遙,也會變得仿佛就在眼前,近在咫尺。
14句諺語
天氣諺語是以成語或歌謠形式在民間流傳的有關天氣變化的經驗。我國天氣諺語歷史悠久、地域廣闊、內容豐富,其中很多可以用來制做長、中、短期天氣預報 歷史悠久 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的斗爭中對天氣的變化進行觀測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許多關于氣象的記述。春秋戰(zhàn)國時期荀況在“天論”中指出“天行有?!保f明了天氣氣候的變化是有客觀規(guī)律的,而且提出要“制天命而用之”,強調人要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東漢時王充在《論衡·寒溫篇》中指出“春濕、夏暑、秋涼、冬寒,人君無事,四時自然”;在《論衡·變動篇》中引用了天氣諺語“故天且雨,螻蟻徙,蚯蚓出,琴弦緩,痼疾發(fā)”,意思是天要下雨就會有螞蟻搬家,蚯蚓出洞,琴弦變松,人體的一些老毛病發(fā)作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北魏賈思朗在《齊民要術》中也敘述有天氣諺語“天氣新晴,是夜必霜”等。唐詩中也有引用諺語的,如“朝霞晴做雨”就一語道破了朝霞和降雨的關系;杜甫詩中也有“布谷催春種”這種關于長期天氣變化的諺語,布谷鳥叫以后一般不會有強冷空氣影響了。而且有人把關于降雨的天氣諺語匯編成“相雨書”。宋代沈括著的《夢溪筆談》也引用有天氣諺語。明朝婁元禮在《田家五行》中引用了許多天氣諺語,如關于長期天氣變化的“行得春風有夏雨”,“一場春風對一場秋雨”,“重陽無雨一冬晴”等等,也有關于“舶棹風”和“伏旱”關系的諺語,“梅雨過風彌日,是日舶棹初回,諺云,舶棹風云起,旱魃空歡喜,仰面看青天,頭巾落在麻圻里”;舶棹風即我國東南沿海的信風,此時梅雨已過,雖然有送舶棹初回的東風,卻不會有什么大雨,只是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下“仰面看青天”的伏旱了。徐光啟也在著名的《農政全書》中記載了天氣諺語,也有用物侯作長期天氣展望的,如“藕花謂之水花魁,開在夏至前主水”,是說荷花開在夏至前(偏早)預示未來雨水偏多。還有些古書,比如《月令廣義》、《風土記》、《田家志》、《樂清縣志》、《卜歲恒言》、《農侯雜占》等也記載了一些天氣諺語,但是這些有文字記載的諺語只是一小部分,絕大部分的天氣諺語只是在民間流傳,因此將他們搜集起來,加以整理,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內容豐富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天氣氣候有所差異,因此天氣諺語流傳于全國各地,北起黑龍江南至南海諸島,東起東海西至新疆、西藏,到處都有天氣諺語。例如黑龍江有“初冬寒春雨多”;南海的西沙群島有不少關于臺風的天氣諺語,如“古龍曬太陽,不久臺風狂(到)”,“古龍曬太陽”是指在太陽下方有一束橙黃色的黃帶;東海同樣有很多關于長、中、短期天氣變化的諺語,如舟山群島的“上燈遇風暴,稻花風吹落”是說正月十三(上燈)到十八(落燈)如果遇上偏北大風,則預示著6,7月早稻揚花或收割的時候會有臺風影響;新疆、西藏也都有不少天氣諺語,如新疆南部的“冬雪大,來年春暖多風沙”,西藏的“春天風沙大,夏天雨水少”等等。天氣諺語的內容非常豐富,有關于氣候描述的,不少地方都有“十二月歌”、“九九歌”。如湖南省韶山地區(qū)就有“正月陰、二月星、三月、四月大雷公,五月雨、六月晴,七月、八月有大風,九月寒霜十月雪,十一、十二寒潮節(jié)”;在華北和黃淮地區(qū)也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等。有些是反映了氣象關系,“霜后暖,雪后寒”就是一例,霜凍一般出現(xiàn)在冷空氣侵襲后的高壓控制下,霜后多是風小、天晴、陽光明媚的天氣,自然比較暖和;下雪常是冷空氣的前鋒和暖濕空氣相遇產生的,冷空氣的主力還在后面,而且雪面對太陽輻射能吸收很少,這也是雪后寒的原因之一。這類諺語也不少,像“熱生風,冷生雨”,“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涼)”等等那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許多諺語是關于長期、中期、短期天氣變化的,在長期天氣變化的諺語中又有關于旱澇、降水和冷暖趨勢的,關于降水過程和冷空氣活動的,以及關于稻凍、大風、冰雹、臺風的等等。關于風的諺語 風是流動著的大氣,大氣就是我們俗稱的空氣。風有從北方來的,有從南方來的,也有從別的方向來的。因為各方面的地理屬性不一致,所以不同來歷的風有它多樣的特性。有冷風,也有熱風;有干風,也有濕風。沙漠吹來的風,挾帶著沙塵;海面來的風,就含有更多的水汽。因此,我們在不同的風里面,就有不同的感覺,可以看到不同的天空景象。更進一步的,如果兩種不同的風碰頭,就極易發(fā)生沖突,這時就可以看到天氣突變的現(xiàn)象。風是最容易覺察的現(xiàn)象,所以關于風的諺語很多。* 四季東風是雨娘。(湖南) * 東風是個精,不下也要陰。(湖北棗陽) 溫帶區(qū)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約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氣旋帶來的。氣旋的行動,老是自西向東的,在它的前部,盛行著東北風、東風或東南風。故氣旋將到的時候,風向必定偏東的。所以東風可以看做氣旋將來的預兆。因為氣旋是一種風暴,是溫帶區(qū)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們看到吹東風,使知是雨天的先兆。* 東風四季睛,只怕東風起響聲。(江蘇南京) * 偏東風吹得緊要落雨。(上海) * 東風急,備斗笠。(湖北) * 東風急,備斗笠,風急云起,愈急必雨。(《田家五行》論風)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東風是不一定下雨的,東風大了,倒是可怕的。東風既然很小,那末,這般氣流,必定從很近的地方來的,也許就是本地的氣流。它的一切性質,必定和本地環(huán)境是一致的,所以天氣是難得變壞的。但是,如果東風很有勁,這表示氣旋前部的東風,是遠方來的氣流,將有氣流的不連續(xù)面-鋒面來本地活動,所以天氣要變了。* 東南風,燥松松。(江蘇江陰) * 五月南風遭大水,六月南風海也枯。(浙江、廣東) * 五月南風趕水龍;六月南風星夜干。(廣東) * 春南風,雨咚咚;夏南風,一場空。(江蘇、無錫、湖北鐘祥) * 六月西南天皓潔。(江蘇無錫) * 六月起南風,十沖干九沖。(湖北) “天皓潔”指天氣睛好;“沖”指山沖,“十沖干九沖”意思是十個山沖就干掉九個,旱情十分嚴重。這是流行在東南沿海各省的夏季天氣諺語。東南風是從海洋來的,為什么又會干燥起來呢?我們知道,雨水的下降,一方面固然要有凝雨的物質--水蒸汽;同時,還要有使這些水蒸汽變成云雨的條件。這個條件,在東南平原地區(qū)的夏季,就要靠熱力的對流作用或兩支不同方向來的氣流之間的鋒面活動。熱力對流的發(fā)生是由于地面特別熱,地面層空氣因熱脹冷縮的道理而向上升騰,這樣把地面的水汽帶到高空變冷而行云致雨的。但是如果風力太大,地面空氣流動得太快,就不可能集中在地面受到強熱的作用,也就不可能使地面水蒸汽上升。還有在單純的東南風中,由于它發(fā)源地的高空下沉作用,往往有高空反比低空暖的現(xiàn)象;這樣,地面的空氣就難于上升了。所以東南風里雖然有很多水蒸汽,但還是不可能行云致雨的。夏天沒有云雨,自然天氣很熱了。其次,講到鋒面活動。鋒面是兩支不同氣流的沖突地帶。一支氣流比較冷重,另一支氣流比較輕暖,這兩支氣流相遇,輕暖的只有上升。于是,就把地面水蒸汽帶到高空去而行云致雨了?,F(xiàn)在地面,只有一支東南風,表明并無其它偏北氣流來與它發(fā)生沖突而形成鋒面,所以水汽便不能上升而發(fā)生云雨了。* 東北風,雨太公。(《田家五行》論風) 東北風是發(fā)源于北方洋面的、或發(fā)源于北方洋面而掠過長程洋面而來的氣流,所含水蒸汽自然沒有東南風多;但是,因為它是冷氣流,下面接觸了南方的、比較熱的洋面或陸面,使它里面發(fā)生上冷下暖的現(xiàn)象,造成對流作用。于是,地面的水蒸汽,就給它帶到高空而發(fā)生云雨了。再加上,氣旋前方必然是東北風活動的場所,因此,又出現(xiàn)了鋒面降水。據統(tǒng)計的結果看來,在單純的東北風里,降雨機會,冬天最多也不過26%,夏天只有11%,也就是說不下雨的機會有74%和89%。如果在氣旋前部的東北風里,也就是有鋒面活動著的東北風地帶,下雨的機會就超過晴天。所以'東北風,雨太公'這個諺語,還不一定完全可靠。* 春東風,雨祖宗。(江蘇常州) * 春東風,雨潺潺。(廣東) 這兩句諺語的意思是:春天吹東風,是壞天氣的前兆。這是因為,一方面春天地面強有力地增暖。另一方面暖空氣逐漸活躍,大陸上氣壓逐漸降低,反氣旋東移入海。在反氣旋的尾部就會出現(xiàn)東風。這些東風流到比較暖的陸地上,就造成了下暖上冷的現(xiàn)象。這時空氣層是不穩(wěn)定的,易發(fā)生上升對流運動,所以極有可能產生降水。* 一日東風三日雨;三日東風一場空。(廣西貴縣) * 一日東風三日雨;三日東風九日睛。(湖北武昌) * 一日東風三日雨;三日東風無米煮。(廣西) “無米煮”是因天旱無雨的結果。氣旋是自西向東移動的,它的前部是東風,但吹了不久,因為氣旋前進的關系,就轉成別的風向了。所以東風只吹一日,或者不到一日,就轉了風向,表示是氣旋要逼近的現(xiàn)象,所以可能下三天雨。如果東風連吹三日而不歇,表示西方沒有氣旋逼近,所以本地方沒有雨。關于云霧的諺語 云是懸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從云里可以降雨或雪。對天氣變化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天上掛什么云,就有什么天氣,所以說,云是天氣的相貌,天空云的形狀可以表現(xiàn)短時間內天氣變化的動態(tài)。云是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現(xiàn)象,所以關于它的諺語最多,也比較符合科學原理。霧也是懸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從存在的實體講,霧和云并沒有差別。但從它們形成的原因和出現(xiàn)的環(huán)境來看,卻是兩回事。霧層的底是貼緊在地面上的,可見成霧的空氣層沒有經過上升運動,水汽凝結所必需的冷卻過程是在安定于地面的空氣層內進行的。這表示有霧的天氣,大氣層是穩(wěn)定的,和成云的大氣層不穩(wěn)定性,剛剛相反。最后演變出來的天氣,也是剛剛相反。有云的天氣主陰雨,有霧的天氣基本上是晴好的。同樣,霧也是肉眼可見的現(xiàn)象,所以關于霧的諺語也不少。* 清晨霧濃,一日天睛。(河北灤縣) * 十霧九晴。(河南商邱) * 一霧三睛。(河北威縣) * 迷霧毒日頭。(江蘇常州) * 早起霧露,晌午曬破葫蘆。(河北滄縣) 早上的霧,是昨夜地面輻射散熱的產物:因為一夜以來,天朗氣清,地面熱力通暢發(fā)散,致使地面層空氣內的水蒸汽變飽和而凝成霧滴。可見天氣先晴了,然后才有霧的。早上是一晝夜間最低溫度發(fā)生的時間,溫度既然最冷,所以這時候的霧也最濃重。再加上太陽一出,由于紫外線對于空中氧氣的照射,使一部分氧氣,變成了臭氧。這小量的臭氧會使空中許多微塵(大多是燃燒的產物,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加強吸水能力。因此,使早上的霧幕,頓時加濃。但是,太陽升高了,熱力加強了,地面變得太熱,下層空氣就要上升,因此霧滴就消散。這樣看來,早上霧的臨時加濃,也是因為天空無云,天氣清朗的結果。* 晚間天罩云,早上著鞋行;早上地罩霧,盡管洗衣褲。(湖南) 晚上天空罩了云,早上地面就沒有露水或霜。所以早上出行,不用著雨鞋。這是因為天空的云,有保護地面散熱的作用,晚上有了云,早上就不會很冷,貼地層的水汽就不會凝結成露水或霜,所以地面是干凈的。早上地面掩了一層霧,天氣保證是好的,所以盡管洗衣褲好了。霧是晴天的產物,有霧天氣,必定是晴天。* 大霧不過三。(湖南) * 大霧不過三,過三,十八天。(河北) * 三日霧濃,必起狂風。(呼和治特) * 凡重霧三日,必大雨。(《帝王世紀》) 霧的種類很多,各種霧的成因也不相同。但是,可以稱做大霧且可連續(xù)發(fā)生三天之多的,大概是輻射低霧,海性霧,或者是熱帶氣流霧。輻射低霧發(fā)生在高氣壓中心的晴好天氣之下。故有低霧之日,晝溫很高,溫度高則氣壓低。若天氣連續(xù)晴好三四天,本地氣壓必大量降低,于是別地方的氣流,就會向此地吹來,而天氣發(fā)生變化。大霧如果發(fā)生在海洋氣流中叫做海性霧。因為這種氣流來自海洋,所以溫度特暖,濕度也特大,接著會使本地氣壓逐漸降低,而發(fā)生天氣變化。秋冬時節(jié),常有熱帶氣流吹到北方來。因為這時候地面冷,所以貼近地面的空氣也變冷而有霧出現(xiàn)。這叫做熱帶氣流霧。熱帶氣流盛行了三四天,本地必定暖濕非常,氣壓也變低了,接著天氣就發(fā)生變化了。* 早霧陰,晚霧晴。(江蘇泰縣) 早霧,指白天有霧。在晴好無云的天氣,太陽很好,地面很暖,氣流只有上升成云,決不可能靜息地面而成霧。現(xiàn)在白天有霧出現(xiàn),顯然天空有云,日光不現(xiàn),此即陰天的景象。白天的霧,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氣旋里面、暖鋒面上的云系下降著地的低層云,這是氣旋中心區(qū)域的天氣,當然是陰雨天氣就在跟前了。晚霧晴,晚霧相當于夜晚和清晨有霧,必是晴天。* 春霧日頭,夏霧雨;秋霧涼風,冬霧雪。(江蘇江陰、湖南長沙) 春季天氣還冷,在晴天無云的時候,晚上更冷。大氣冷而重的,沉著在地面,暖而輕的,浮在上空,造成氣溫向上逆增的現(xiàn)象。于是地面水蒸汽最先凝結成霧,再向上發(fā)展;但是高空溫度比較暖些,水蒸汽也比較少,所以霧的發(fā)展,只限于地面的薄層。它的高度不過幾丈,最低的只不過人體那般高。到了天曉以后,太陽出來,因為天空本來無云,地面熱了,霧氣上升就消散了,天空依然是強盛的日光。這就是“春霧日頭”的解釋。但是,如果這上升的霧氣,給高空或有的溫暖氣層遏止著不得上升,那末,這霧幕就成層云的狀態(tài)陳列在天空,天氣也就陰了。所以“春霧日頭”并非必然。夏季天氣很熱,晝長夜短,在一個晚上,不可能使地面層空氣冷卻到可以凝霧的程度,所以在晴明的夏天,是不可能有霧的。假使夏天有霧出現(xiàn),可能是由于天空有云,低層濕重,陽光衰弱,地面增暖不強,氣流無上升運動,這是氣旋天氣的景象。所見的霧,也許就是氣旋里面的低云,所以要下雨了。秋冬兩季的霧和春天一樣,也是晴天的產物,所以白天的天氣,還是好天氣多,理由和“春霧日頭”相同。不過秋冬的陽光已不及春天強,所謂“秋霉涼風,冬霧雪”可能是在南下高氣壓前部,因為冷空氣和本地比較暖和的空氣相混合常發(fā)生霧。在高氣壓剛來的時候,風力相當大,冬天還可下雪。如果在高氣壓的中央區(qū)域,白天還可有下沉西風。* 云吃霧下,霧吃云晴。(呼和浩特) 霧后來云,下雨;云后來霧,天晴。霧多見于反氣旋中,天氣晴明;密蔽天空的云多見于氣旋之中,天氣惡劣。霧之后,來了一大片云,可能反氣旋已過去,氣旋來臨;也可能高空暖濕得很,霧密集不散而出現(xiàn)云,這是下雨前的景象。反之,如果云消而霧起,足見氣旋已去,晴明的反氣旋天氣已經來臨,天就好了。* 霧下山,地不干。(呼和浩特) * 云布滿山底,連雷帶雨滴。(內蒙古呼和治特) * 云霧山腳,淋濕擔腳。(浙江義烏) 這是指山上的云下降著地的現(xiàn)象。這是氣旋里面的云系,越到低壓中心,也就越近雨區(qū)。所以云層越低的現(xiàn)象表示天快下雨,地上不干了。* 霧起不收,細雨不休;霧起即收,旭日可求。(浙江義烏、江蘇元錫) 霧一般出現(xiàn)在晴朗的夜晚。在正常的情況下,日出之后,隨著太陽的升高,霧就會慢慢地散去,出現(xiàn)“旭日可求”的好天氣。若是日出之后,不見霧散,很可能在霧的上空有云存在。這時,霧就可上升與云連成一體,使云的厚度加大,而導致連綿細雨。* 山罩雨,河罩晴。(四川涪陵) 山頂?shù)恼?,就是掩山的低云。這是氣旋中心雨區(qū)的景象,所以天要下雨了。河面的罩,這就是輻射低霧,它是晴天的產物,因天晴無云,地面散熱的結果而出現(xiàn)的,所以說,“河罩晴”。* 朝要天頂穿,暮要四腳懸。(《田家五行》論日) * 朝有天,暮有地,主睛;反此,則雨。(《田家五行》論日) “朝有天”和“朝要天頂穿”、“暮有地”和“暮要四腳懸”意義完全相同,都是晴天之兆。晴天太陽落山之后,地面空氣就沉著不動,早晨的空氣,更是沉寂。這時候,只有在地面凝成低霧,不可能有云。所以“天頂穿”成了天氣晴好的保證。凡是晴明的天氣,太陽光強烈,地面氣流可以上升,形成云彩;但是地平的四方,是懸空的、干凈的。這種云產生在本地天頂,或可下對流性雷雨,但不久就要消滅的,所以四腳懸空,也是未來天氣好的征兆。要是有風暴從遠方前來,那末地平線上,必定有濃云密蔽著,決不可能四方空空的。關于雨雪露霜的諺語 天上落下的雨、雪、冰雹和地面凝成的露水、白霜,雖然同是氣界水態(tài)的變化,但是各有它的氣象成因,同時也表示不同的未來天氣。因為這些現(xiàn)象是最易觀察的,也是和人類生活有直接關系的,所以這類諺語相當可靠。* 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 十里不同天。(江蘇無錫) 我國屬于大陸性氣候,夏天的雨大多屬于熱雷雨或陣雨。熱雷雨的發(fā)生,基本上是因為地面受熱,發(fā)生對流運動,把地面的水汽送到高空,凝成雷雨云而發(fā)生的降水。但是由于地面各部分的物理性狀不同,對于熱力的反應也不同,因此地面上的氣溫有高有低。例如森林草原地區(qū)溫度低,不毛之地溫度高;柏油大道溫度高,煤渣馬路上溫度低。所以在極小范圍之內,空氣對流的強弱,可以有很大差別。這里的對流,可以發(fā)生雷雨云,那里就不可能。再因為雷雨云的面積,普通不過幾平方公里,所以我們??匆姵悄舷掠甓潜蔽幢叵掠甑默F(xiàn)象。這就是所謂的“十里不同天”。到了秋天,還留著些夏天的景象,所以還有“秋雨隔灰堆”之說。* 天東雨,隔堵墻;這邊落雨,那邊出太陽。(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 西南陣,單過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論云) *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見陣頭東南發(fā)。(江蘇蘇州) 氣旋和其他種風暴通常是從西向東移動的,所以只有發(fā)生在西方的風暴,才能影響到本地。發(fā)生在東方的風暴,只會再向東去,不可能再影響本地。所以有“這邊落雨,那邊出太陽”的說法。* 雨打雞啼卯,雨傘不離手。(浙江義烏) * 雨打雞鳴丑,雨傘勿離手;雨打黃昏戍,明朝燥悉悉。(南京) 在晴好的天氣,早上只會有霧,不會下雨的。現(xiàn)在下雨了,表示天氣本來不好,可能有遠地風暴逼近。一次風暴的經過,常要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時間,不是短時內可以完的。現(xiàn)在,早上就開始下雨,那末未來一天之內,要“雨傘勿離手”了。在黃昏時分,高空氣流一般的有下沉運動,天空原有的云,很易因此消散(因為下沉氣流是最熱燥的氣流)。在這時候,如果有碎塊云里下來的雨,是下不長的。但是,如果這種雨是一種風暴雨(就是從西方移動過來的有系統(tǒng)的云雨),那末“雨打黃昏戍”也就未必“明朝燥悉悉”了。* 早晨下雨當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山東) * 雞嗚雨,下不長。(浙江象山) * 投瞑雨,天賣晴。(福建福州) * 早晨下雨,一天晴。(河北滄縣、山東棲霞) * 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陜西武功) * 雨打五更,日曬水坑。(《田家五行》論雨) * 晏雨不晴。(同上) * 開門雨漣漣,晴朗在午前。(江蘇無錫) * 開門雨,關門睛。(江蘇元錫) * 早雨天晴,晚雨難晴。(江蘇無錫、常熟,浙江義烏) * 雨打早五更,雨傘不用撐。(浙江義烏) 這幾條都說早上有雨主晴,晚上有雨才是久雨之兆。* 夜晴無好天。(河北) * 夜睛無好天,明朝還要雨連綿。(廣西郁林) * 久雨見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這三句都是說:在久雨之中,突然夜間天晴,明天仍要下雨。*雨前蒙蒙終不雨,雨后蒙蒙終不晴。(河北 、陜西武功) 在高氣壓下,風平天青,氣層非常穩(wěn)定,地面塵埃水汽結集低空,所以平視蒙蒙,這種現(xiàn)象既然是氣層穩(wěn)定的表示,所以天氣是不會變得陰雨的。下雨后,空中仍是蒙蒙,這必定是在氣旋暖鋒之后,暖區(qū)之內,空中微雨飄蕩、水汽充斥,此后還有冷鋒大雨,所以天氣不可能立刻轉晴的。* 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久。(江蘇蘇州) “麻花”指小雨,“雨”就指大雨。雨前麻花是說無大雨而只有小雨,這種雨屬于穩(wěn)定性雨的一類。例如,降落在單純的熱帶氣流中的雨。熱帶氣流本身很濕,它比較地面要暖些,所以沒有大規(guī)模的熱力上升運動,只有由于微風渦動激起的動力上升運動,因此不可能出現(xiàn)很高很厚的云,只見分散的、層狀的、薄薄的云,所以只能下麻花小雨,下不了大雨。雨后麻花,就表示大雨已過,還有幾滴小雨,這表示雨天將要結束了。* 一點一個泡,還有大雨未到。(湖南) * 一點雨似一個釘,落到明朝也不晴;一點雨似一個泡,落到明朝未得了。(《田家五行》論雨) * 落滴起泡定陣雨。(江蘇常州) * 雨生蛋,落到明朝吃過飯。(江蘇常熟) 大凡剛剛開始的雨,雨滴必是很大的。因此,雨滴在下降過程中,已不成為圓球體,而成為扁平的球體了。在它的下面,可裹著空氣,若下落到河面上,這空氣從河水中選出,就成為氣泡。因為這種氣泡是見于開始下的大雨滴的,所以象征著大雨正在開始。* 雨聲發(fā)喘,河水漲滿。(河南篙縣) 雨聲發(fā)喘,大雨之貌。雨大了,所以河水漲滿。* 飯時雨,下四指。(山東棲霞) 午飯時天氣最熱,對流最盛,降雨總是很多的,但非必然。* 雨灑中,一場空。(湖北) 一塊積雨云四腳空空地懸在中天,它下的雨,只及本地,一下子就完了。這種云起自本地,消于本地,所以雨量不會太大,雨時很短。* 淋了伏頭,下到伏尾。(河北 、山西寧武、河南嵩縣) 伏天正值陽歷七八月之交,是全年最熱的期間。這個時期,如果氣層是穩(wěn)定的,熱力對流就不能發(fā)生,即使有對流發(fā)生,也不可能發(fā)展到在天空造成雷雨云而打雷雨的程度。這種局面一旦造成,可維持很久,使天氣久熱而不下雨。但若大氣層既潮濕,又不穩(wěn)定,熱力對流就極易發(fā)生。今天發(fā)生雷雨,明天還是發(fā)生。因為同一不穩(wěn)定氣團之下,它的組織、構造是可以維持好多天不變的。所以在這種大熱天氣,不下雨也罷了,下過一次,就很可能常常下。* 雨灑塵,餓死人。(河北 ) 雨小,只能灑塵,天氣太干,旱災發(fā)生,所以要餓死人。* 霜后暖,雪后寒;(蘇南) * 霜前冷,雪后寒。(江蘇鎮(zhèn)江) * 落雪勿冷,融雪冷。(南京、山西太原、河南商邱) 霜和霧都是晴天的產物。因為天空無云,夜間地面散熱很強,溫度才能下降到零度以下,使貼近地面的水汽直接凝成白霜,所以凝霜之前是冷的。等到天亮日出,因為天空無云,太陽光很強,霜的水分很少,融解時并不需要大量熱力,所以天氣相當溫暖。雪是從高空落下來的,凝雪的時候,地面氣溫并不一定很冷。但是雪要融解成水,就須吸收大量的熱力(一克的雪,融解成水所吸收的熱量,等于把一克水的溫度,從攝氏零度升到80度時所需要的熱量)。這熱量就從地面層空氣中吸去,所以不等到雪融完,氣溫是不可能回升的。關于雷電的諺語 所有的雷聲閃電,都是在雷雨云里發(fā)生的。* 南閃火門開北閃有雨來。(浙江) * 南閃千年,北閃有雨來。(浙江、《田家五行》論電) * 南閃半年,北閃跟前。(江蘇常熟、無錫) * 電光西南,明日炎炎。(浙江義烏、江蘇常熟、元錫) * 電光西北,下雨漣漣。(同上) * 東南方向閃電晴,西北方向閃電雨。(湖北應城) * 南閃晴,北閃雨。(廣東) 這幾句所講的閃電,是發(fā)生在冷鋒上的,稱為冷鋒雷雨,或颮線雷雨。冷鋒位于北來冷氣團的前鋒,從北向南行動??吹嚼纂姲l(fā)生在北方,可見冷氣團將跟著冷鋒,自北向南而來,所以'北閃有雨來'。如果看到電閃發(fā)作在南方,它必定再向南去,不再北來。這時在本地方盛行著的是干燥而清潔的北方氣團,剛到時比較冷些,但是因為天青無云,陽光強烈,溫度是會很快升高的,所以說“南閃火門開”。* 東閃西閃,曬煞泥鍬黃鱔。(浙江) * 東霍霍,西霍霍,明天轉來干卜卜。(福建福州) * 電光亂明,無雨天睛。(陜西武功) 夏季雷雨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鋒面雷雨,一種是局地熱雷雨。前者是由于鋒面上升氣流引起的,呈帶狀分布,范圍廣,生命久;后者是由于局地性強熱對流引起的,范圍小,生命短?!皷|閃西閃”就是第二種雷雨體現(xiàn)的現(xiàn)象。我們僅能看到電光,聽見雷聲,而不涉及降水。因此“電光亂明,無雨天晴”。* 東霍三年,北霍眼前。(江蘇常州) * 東拉西拉,泊泥湖里開拆;南閃一夜,北閃對射。(河北 ) * 東閃西閃是空騙,南閃停三天,北閃在眼前。(江蘇常熟) “東拉西拉”即“東閃西閃”,“東霍”均表示雷雨發(fā)生在東面。因為基本氣流是自西向東的,所以它不會再影響本地。* 雷聲繞圈轉,有雨不久遠。(浙江黃巖) 若雷雨云在太遠的地方,這里就聽不到雷聲,只看見東閃西閃的電光。雷雨是熱天空氣對流造成的。此地雖然不下雷雨,但當?shù)靥鞖馊允呛軣岬摹H绻牭嚼茁暲@圈轉,則表示很近地方有雷雨發(fā)生了。因為附近的云塊密蔽,云面凹凸不平,所以造成回聲。既然雷雨發(fā)作在附近,雨就不久就到。其次,當冷暖空氣在當?shù)厣峡战讳h時,由于它們勢均力敵,你來我往,相對十分猛烈,形成了“繞圈轉”的現(xiàn)象。達時易于生成鋒面。因而出現(xiàn)“有雨不久遠”的現(xiàn)象。* 頂風雷雨大,順風雷雨小。(浙江黃巖) * 逆陣易來,順陣易開。(江蘇蘇州) “陣”就是雷陣雨,逆和順是依雷陣雨的行動方向而定的。譬如雷陣雨從西向東走,本地吹著東風,和陣雨相逆,這叫做“逆陣”;反之,如果本地吹著西風,和陣雨的行動方向一致,這叫做“順陣”。雷雨是從雷雨云下來
常用諺語
1、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思: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測品行高尚的人。出處:《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打腫臉充胖子。意思:比喻為了面子,去做一些自己力不能及的事。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老兄,你也不要在我老張面前打腫臉裝胖子,硬不要朋友幫助?!?、道不同,不相為謀。意思:不和志趣不一樣的人在一起共事。出處:出自孔子《論語·衛(wèi)靈公》(15.40):“道,不同,不相為謀。”近義詞為道不相謀。4、得饒人處且饒人。意思:做事不要太絕情,給人留有余地。出處:《唾玉集·常談出處》:“蔡州褒信縣有道人式棋,常饒人先,其詩曰:‘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多行不義必自斃。意思:不義的事情干多了,必然會自取滅亡。出處:出自《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的一句成語。9、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意思:馬不卸鞍,人不解甲,比喻時刻處于高度警惕狀態(tài)。出處:出自《敦煌變文集·卷一·漢將王陵變》,形容處于高度警惕狀態(tài)。11、飽漢不知餓漢饑。意思:比喻不能設身處地為有困難的人著想。出 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45回:“誤了差使,釘子是我碰!你飽人不知餓人饑?!睌U展資料對諺語的理解:是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shù)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都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人們生活中常用的現(xiàn)成的話。諺語類似成語,但口語性強,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諺語內容包括極廣,有的是農用諺語,如“清明前后,栽瓜種豆”;有的是事理諺語,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的屬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識諺語,如“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類別繁多,數(shù)不勝數(shù)。諺語跟成語一樣都是語言整體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語言的鮮明性和生動性。但諺語和名言是不同的,諺語是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名言是名人說的話。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