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久久久,日韩中文字幕精品久久,欧美福利视频导航,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午夜免费福利网站,久久不射网站,成人福利视频网站

當前位置:報告大全 > 實習報告 > 實習報告

地理實習報告十二篇

發(fā)布時間:2024-12-03 查看人數:42

地理實習報告

地理實習報告怎么寫

1. 實習背景與目的: 開始你的報告時,簡要介紹你的人文地理實習的背景,包括實習單位的名稱、地點和實習期間。闡述實習的目的,比如增強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的能力,或者學習特定的人文地理研究方法。

2. 實習內容與任務: 描述你在實習期間承擔的具體工作,如參與的項目、進行的研究、收集的數據類型等。確保詳細說明每個任務,以便讀者理解你的工作內容。

3. 實踐過程與經驗: 分享你在實習期間的實際操作經驗,包括實地考察、數據分析、報告撰寫等環(huán)節(jié)。可以舉例說明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展示你的問題解決能力。

4. 學習與收獲: 討論實習過程中學到的新知識和技能,以及這些學習如何影響你的專業(yè)理解和未來規(guī)劃。描述這些收獲是如何幫助你理解人文地理學的理論和實踐的。

5. 實習反思與建議: 對實習經歷進行反思,指出可能存在的不足和改進空間。提供對實習單位或未來實習生的建議,展示你的批判性思維。

開頭結尾怎么寫

開頭部分:

1. 簡潔介紹實習的基本信息,如實習單位和時間。

2. 提出實習的主要目標和期待,為后續(xù)內容鋪墊。

結尾部分:

1. 總結實習經歷的關鍵點,但避免過于概括性的總結語句。

2. 表達對實習單位和指導老師的感謝,體現(xiàn)你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禮貌。

3. 展望未來,提及實習如何影響你的職業(yè)發(fā)展路徑,以及你對此的計劃和決心。

地理實習報告范文

第一篇 地理實習報告1800字

習目的:調查廬山的自然地理概況,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況。

實習時間:__年8月1日至__年8月8日實習地點:江西省廬山實習內容:廬山的自然地理概況。實習生:地理系__級本科函授班張雅蕓

[一]、概況:

廬山,位于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qū)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二]、分述:

廬山植物實習報告實習時間:__年8月1日至__年8月8日實習內容:調查廬山主要植被類型及組成、結構動態(tài)和分布規(guī)律。

實習路線:8月2日下午:廬山牯嶺街——大月山簡易公路——植物園——含鄱口。沿途認識植物。8月3日上午:廬山會址——回龍路1000米處。下午:黃龍寺、三寶樹簡易公路。土壤植物綜合實習。8月8日:乘車下山,經秀峰觀察常綠闊葉林。

一、植物概況:

廬山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在鐘靈清秀的廬山,更有集廬山植物景觀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廬山植物園。

1、8月2日下午:廬山牯嶺街——大月山簡易公路——植物園,沿途認識植物。

其中,廬山牯嶺街10種植物的科名、屬名:

①、黃山松:松科、直條型。

②、扁柏:柏科。

③、馬掛木:木蘭科。

④、化香樹:胡桃科,落葉闊葉樹。

⑤、金錢松:松科。

⑥、小葉柏了樹:安息香科、落葉闊葉樹。

⑦、燈臺樹:回照科,落葉闊葉樹。

⑧、大花金雞菊:菊科。

⑨、胡桐樹:胡桐科。

⑩、紅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

其次,廬山植物園10種植物科名、產地和用途:

①、白花杜鵑:杜鵑花科,原產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用途:觀賞。

②、杉木:杉科,原產河南、安徽、廣東、廣西。用途:材用。

③、金縷梅:金縷梅科,原產廣西、湖北、江西。用途:觀賞。

④、山茶:山茶科,原產云南。用途:觀賞及藥用。

⑤、平枝荀子:薔薇科,原產陜西、四川、云南。用途:觀賞。

⑥、南方鐵杉:松科,原產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途:材用及觀賞。

⑦、青桿:松科,原產河北、山西、陜西。用途:材用及觀賞。

⑧、厚皮香:茶科。

⑨、日本木槭:原產日本,用于觀賞。

⑩、么錦杜鵑:杜鵑科,原產云南、貴州、江西。用途:觀賞、花作為藥用。

二、廬山群落類型:

廬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處中亞熱帶,海拔1400多米,屬于我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qū)域,離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帶是常綠闊葉林,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熱狀況的垂直分異,深刻地制約著植被的垂直分布,導致植物群落類型多種多樣。從大的方面來分,主要分為兩部分:針葉林和闊葉林。

(一)、針葉林:

對于針葉林,我們所抽取的樣方有兩個點,一個

是日照松林——黃山松群落。另一個是8月3日上午在回龍路1000米處的扁柏林——線狀植被。

1、黃山松群落:

分布在牯嶺,屬于落葉闊葉林的一個群落。黃山松,又名臺灣松,它屬于陰性樹種,耐低溫,能在貧瘠的土壤中生長。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頂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為最主要的植被類型。我們所看到的絕大多數都是人工再種的,它屬于松科,裸子植物。黃山松與廣東的馬尾松有明顯的不同之處。黃山松枝條平直生長,主莖與枝條成直角,而馬尾松成銳角。馬尾松的葉子兩伸為一出,較長、細。而黃山松的葉子也是兩伸為一出,但較短、粗。

①、林木記錄表:建群種:黃山松:樹齡20年的有8株,50年的有4株,10年的有3株。平均高度為14米,胸徑50厘米,枝下高10米。樹冠幅度3米,生活型為果型。生活強度強。

②、草木樣方:1米×1米。第一層為野菊花(5%蓋度,15厘米高度。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生活型為營養(yǎng)型)。優(yōu)勢種有野古草(覆蓋度為60%,高度為30厘米,生活型為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yǎng)期);苔草:(覆蓋度為10%,高度為20厘米,生活型為地面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yǎng)期);鱗毛蕨:(覆蓋度為5%,高度為20厘米,生活型為地上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為營養(yǎng)期)。層外植物有:雞屎藤、苔蘚、地衣、野葡萄、牯嶺鉤兒茶等。建群種為:黃山松、幼苗多、生活度強,比較穩(wěn)定,層下植物不能取代它。

第二篇 xxxx年自然地理專業(yè)實習報告5000字1400字

一、前言

20__年春季學期我們已經在課堂上學習了綜合自然地理課程,對自然地理的綜合研究在理論上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自然地理學實習報告。此次實習,我們通過路線考察的方式,從森林公園到龍王洞實地觀察了張家界的自然結構,并對張家界的自然環(huán)境有了切實的體驗。此外,在考察過程中我們還初步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實習的方法,為將來繼續(xù)深入開展地理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礎。本文著重記錄此次實習的實習內容。

二、張家界的自然地理概況

張家界市(原名大庸),位于湖南西北部,距省會長沙398公里(以市政府所在地永定區(qū)計算)。張家界距長沙全程高速320公里;它的地理位置坐標是:北緯2852至2948,東經10940至11120。東與常德市的石門縣與桃源縣交界,南與沅陵縣毗連,西與永順縣、龍山縣接壤,北與湖北省的鶴峰縣與宣恩縣為鄰,總面積95616平方公里,東西最長167公里,南北最寬96公里。

張家界市地貌構造復雜,主要有山地、巖溶、丘陵、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76%,其中特色的是石英砂巖峰林地貌,為世界罕見。城市地勢西北高,沿澧水向東南傾斜。武陵山脈自貴州云霧山分支,入張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貫穿城市全境。張家界市境內山巒重疊,地表起伏很大,點海拔1890.4米,最低點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為主,地勢西北高,沿澧水傾斜,中部沿澧水兩岸呈北東向緩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遞降。武陵山脈自貴州云霧山分支入張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來鳳龍山入市轄桑植縣歷山,桂英山,青龍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紅溪山,朝天山,青巖山,茅花界。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間,有七星山,崇山,天門山,延入慈利縣的大龍山,天合山。三支均到東到洞庭湖沖積平原而消失。

張家界以其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聞名于世。以中國第一個森林公園張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兩個自然保護區(qū)組成的武陵源風景區(qū)面積達369平方公里,區(qū)內以世界罕見的石英砂巖峰林峽谷地貌為主體,集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泰山之雄于一體,藏賂、橋、洞、湖、瀑于一身,有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山之美稱。

張家界更是生物資源的寶庫,區(qū)內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屬850種,脊椎動物146種。其中有保護植物56種,保護動物40種。珍奇樹種有銀杏、珙桐、紅豆杉、櫻花等;名貴藥材有靈芝、天麻、何首烏、杜仲等;珍稀動物有娃娃魚、獨角獸、蘇門羚、華南虎、云豹、獼猴、靈貓等。

張家界市森林資源豐富,全市有林業(yè)用地面積1012畝,占71%。森林覆蓋率達64.61%,名列全省第一。城市實施了美化、亮化、凈化工程,人均擁有綠地1.55平方米,是理想的生態(tài)旅游區(qū)、國際度假區(qū)。

張家界的氣候適中,地處北中緯度,屬中_帶山原型季風濕潤氣候。因此,雨量豐沛(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400毫米),陽光充足,無霜期長,嚴寒期短,年平均氣溫16℃左右。夏季最熱月氣溫27℃,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為4.3℃(以1月最冷,極端氣溫在零度左右到4℃)。這樣的氣候,不僅適合動物的繁衍與植物的生長,更適合觀光旅游。

由于張家界市地處武陵山脈腹地,東臨魚米之鄉(xiāng)八百里洞庭湖,西頻湘、鄂、川、黔四省邊界地區(qū),所以歷就是著名的物資集散地,據地方志書記載,早在明代,這里就商賈云集的地方,不僅周邊貿易發(fā)達,同時,還有來自福建、浙江、江蘇、廣東等地的客商到這里經商辦企業(yè)。今天,這里的公路,鐵路四通八達,民航也已開通。可以肯定,一個朝氣蓬勃,現(xiàn)代化的旅游新城正以她的嶄新面貌崛起在世人面前!

第三篇 人文地理野外綜合實習報告1900字

為期一周的北京人文地理野外綜合實習結束了。 這是我第二次去北京, 但是, 與第一次旅游相比, 本次帶有旅游性質的實習讓我對很多景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對于城市面貌、城市規(guī)劃、城市發(fā)展歷史等專業(yè)問題也有了進一步的具體認 識,對我來說,本次實習可以說是獲益匪淺。現(xiàn)在,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下 自己北京實習的收獲。

一、現(xiàn)代城市建筑與古代建筑格局的破壞

在北京待了一周的時間, 在各個景點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是什剎海地區(qū) 和頤和園公園。我的很多同學與我有同樣的感受,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什剎海地 區(qū)和頤和園公園是老北京遺留下來的古老建筑,而除了這些,北京留給我們的只 有鋼架建筑和仿古建筑,讓人看了除了厭倦就是乏味。北京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 古城,北京城不僅是遼、金、元、明、清的“五朝古都”,而且早在西周時期便 是燕國的都城。明清時期,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進行改建的,全城分為官 城、皇城、內城和外城四重,有一條 7.8km 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南起永定門,北 抵鐘鼓樓,整個外城、內城、皇城和宮城都以這條中軸線對稱展開,形成了完整 和諧、舉世無雙的巨大建筑群。而現(xiàn)在,除了孤零零的紫禁城和景山公園,北京 的古城墻和古城門早已經被拆除,世界著名古都的稱號名不副實。近年來,隨著 北京現(xiàn)代建筑的迅速發(fā)展,很多建筑已經違背了古都的文化內涵。比如說,位于 北京西客站的高大門洞上的大亭子和天安門廣場西側的國家大劇院就是其典型 代表。北京西客站仿照景山的萬春亭建設,造型看調似具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但實 際上華而不實,體現(xiàn)出一種強調形象而忽視現(xiàn)實功能的時代特色。國家大劇院被 稱為”漂浮在碧波中的水晶球”, 但是這個與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極不和諧的建筑 橫亙在南北中軸線旁,缺乏文化銜接,割裂了傳統(tǒng)與未來?,F(xiàn)在站在景山和天安 門城樓舉目眺望,北京無不是林立的高樓,北京古都的傳統(tǒng)風水格局被禁錮在有 限的幾個地方?,F(xiàn)代城市的表情顯得蓬勃生機,勢不可擋,但傳統(tǒng)古都的安寧與

北海公園四周的建筑群(選自中國國家地理) 北海公園四周的建筑群(選自中國國家地理)

溫馨,在目前城市急劇擴張的年代,卻顯得寶貴和脆弱。看著這樣的“現(xiàn)代國際 大都市”北京,我突然間想起建國初期梁思成先生的雙星閃耀計劃,如果當時的 計劃成型,如果整個老北京城能夠完整的保存下來,如果北京城市的定位從開始 就不是經濟中心,我不敢想象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是怎樣的宏偉與震撼:她以規(guī)整、 恢弘為基調,以南北中軸線上的皇家建筑為主題,以大片低矮、灰暗的民居襯其 崇高、輝煌?,F(xiàn)在,由于現(xiàn)代建筑的發(fā)展,北京已經越來越四不像:不像“世界 著名古都”,不像“現(xiàn)代國際大都市”,不像“宜居城市”,不像“帝王之城”。

選自中國國家地理

古老北京的建筑是先祖留給世人的財富,維護古都風貌的問題顯得日趨緊迫。北 京城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tǒng)建筑是無與倫比的,天壇的祈年殿、皇城的天安門、景 山上的萬春亭等是世界公認的北京標志性建筑, 這是北京最為突出的特點和價值 所在,不管北京怎樣定位與發(fā)展,都不能以犧牲自己的歷史文脈為代價。

二、北京交通沉重負擔下的思考

去北京感受最深的應該是人多車多。不論是公交還是地鐵,絕不會給你留出 一片自己思考的天地。即使在最后一班公交和地鐵上,也不能讓你放下一天沉重 的負擔好好享受須臾的輕松。不論怎樣批判北京的城市的規(guī)劃,不得不承認,北 京的交通規(guī)劃已經很偉大了,接近兩千萬的人口擁擠在一萬平方千米的地方,每 天近千萬人次的人口流動,真是為難了那些交通規(guī)劃師們。我在擁擠的地鐵上常 常在想, 萬一地鐵出故障停止運行, 那北京城就得癱瘓了。 雖然設計者很不容易,

但是還是有幾點關于北京交通 的想法不得不說。第一,雖然 北京實行了各種措施,但是不 得不說北京的交通擁堵現(xiàn)象還 是很嚴重,如何更好的緩解交 通狀況,還是一個長期而艱巨 的問題;第二,為了防止堵車, 北京有各色各樣的立交橋,從 而節(jié)省了等待紅綠燈的時間。 北京是世界上立交橋最多的城 市,在城區(qū)里到處是凌空飛架 的立交橋。但是從通行的狀況 來看,北京的立交橋并不算十

美觀,但讓人眩暈的北京立交橋( 美觀,但讓人眩暈的北京立交橋(上、下)

分通暢。有很多立交橋經常出 現(xiàn)擁堵,其規(guī)劃設計和交通設 計備受質疑,甚至認為北京立 交橋的設計美觀大于實用;第 三,進入大城市,明顯感覺到 私家車太多了,雖然北京曾經 采取過單雙號限行等措施,可 是北京擁堵的交通還是外地人 到北京最大的感受。說了以上 幾點,再籠統(tǒng)的提幾點建議: 1、控制中心城區(qū)車流量, 借鑒國外城市的成功經驗,實 行進城收費制度,單雙號限行 等制度。

第四篇 地理信息系統(tǒng)實習報告2450字

實習工作介紹

2024.6.1正式由開校出發(fā),來到羅定供電局實習,本次實習主要做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數據錄入.

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利用地理信息,把電力設備繪制到地理圖里面,然后客觀的反應出電網的布局,同時儲存各種設備的數據和用戶的數據,將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與營銷系統(tǒng)結合,使得電力資源管理更有秩序.

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下面用到,只寫簡稱'gis'),只要由客戶端軟件和一個服務器組成,客戶端軟件有著各種設備的圖形,類像cad,這樣能快速的畫出各種電力設備,這次實習,我主要用客戶端軟件錄入電力網的各種數據.

錄入數據前,我們要清楚各種數據錄入的命名規(guī)則,和軟件當中那些數據是需要填寫的.因此,在錄入數據前,我們都被培訓了差不多兩周時間,這個培訓過程中,我們主要培訓了:中壓的設備命名規(guī)則,和中壓畫圖美觀性.由于我們在學校時對畫圖的美觀性有一定的練習,所以這次培訓主要命名規(guī)則.由于設備過多,命名的復雜性,類似性,經過差不多兩周的時間,我們才對命名規(guī)則有了一定的熟悉.培訓完后,我們正式開始在生產機上繪制正式的圖.由于云城等地方任務沒辦法完成,所以我一開始就繪制低壓圖紙,低壓畫圖規(guī)則與中壓稍有不同,所以畫低壓沒有難度,很快就上手.由于剛開始接觸這些繪圖軟件和繪圖規(guī)則,因此在前20天的繪圖中,繪圖速度有點慢,美觀性也有稍差,不過不影響圖紙質量.

8月底,我們羅定駐點要完成中壓圖,所以我又由低壓轉向了中壓,繪制中壓比低壓麻煩復雜,繪制中壓時,在看文檔的同時,還要看外業(yè)隊拍回來的相片,以確認刀閘,跌落式熔斷器等開關的接線順序,因此在畫圖速度上,比畫低壓慢了很多,畫一條不大的中壓,至少要幾天.

9月初,我們基本完成繪圖,開始導表.導表,就是利用之前畫圖時記錄下的座標(用e_cel按順序排列),將之前一個沒畫上的虛擬電表,通過導表,將虛擬表畫進圖中.

導表前,要將表做好,將用戶,對照相應的座標,一一對應的在e_cel中排列好.在這導表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之前的導表效率很低,因此我根據學得一些編程知識,應用在e_cel中,利用公式對一些項進行填寫,

實習心得

4個月的實習,過幾天就就結束了,這次實習中,讓我學到了不少,知道社會與學校有著很大的不一樣.

在這次實習中,除了工作得到鍛煉外,我們的生活,也得到了鍛煉.來這里鍛煉后,我們才知家里父母的艱難之處,可能我們現(xiàn)在體會到的還沒有父母的一半.但是,也讓我們體會生活艱難.以前,在學校生活,沒有錢了,就向家里拿,過得輕輕松松;回家了,也不用愁什么,有吃,有穿,有玩,生活過得樂融融.但是來到羅定之后,這種無憂慮的生活,被打破了,徹底的改變了我對生活的一些態(tài)度.中國人都說民以食為天,來到羅定后,我首要解決的是吃飯的問題,以前認為煮飯是好簡單,當真的要去做時,并不是那么易,什么都要買.柴米油鹽,煮飯的,炒菜的都要去買.來到羅定后,我體會到了,其實生活不容易.

人人都說,想在社會獲得一個立足之地,就要有足夠的有脈關系,和良好的社交能力.在來博納公司實習后,我雖然沒有深刻的體會到那句話的意思,但是我也深深的知道人脈和良好的社交能力的重要性.具備良好的社交能力,在工作中,能得到很多的好處,如職位進升;具備良好的社交能力,就能讓你在領導人眼中閃閃發(fā)光.當然也要工作能力上有很好的表現(xiàn).如果僅工作能力上很好,但是沒有良好的社交能力,領導也不會看到你這個閃閃發(fā)光的星星,基本永遠埋沒在這個低層,得不到提升.所以在具備良好的工作能力后,也要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沒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沒有人知到你這個會發(fā)光的星星.

說到工作,就要說到薪水,說到薪水,那就說到錢了.錢,是這個社會人人都想擁有,并要擁有很多的東西.來到羅定之后,我更深刻的體會到錢的強大作用.羅定的物價比廣州還高,超出了我們的預料.我們吃一餐飯,就要10元,這樣的消費,首個月沒有領到薪水時,手中的那點錢就如杯水車薪,不夠用,最后公司知我們的狀況后,各我們預支了部份薪水,才免強過完第一個月.來到這里實習,什么

都要講都錢,吃飯要錢,生活要錢,出門要錢,什么都要用錢,那點工資差點不夠我們的支出.來到羅定后,與以前的同學在廣州開了間購物店,最后也因資金問題,戈然而止,這時知道錢更重要.雖然知道錢很重要,但是我也不是拜金主義者,我的錢夠我用,夠我投資即可,錢多了,用不完,也沒用,不能像某些人,為了有更多的錢,鋌而走險.

這個gis系統(tǒng),可能沒有真正的應用于生產,對其性能的穩(wěn)定性沒有準確的評估,當這個系統(tǒng)真正的用于生產后,系統(tǒng)的問題不斷而來.如果用我們當時上班時說的話就是:10分鐘一小斷,1個鐘一大斷.這句話,就證明這個系統(tǒng)應用初期性能的不穩(wěn)定性.正因為這個系統(tǒng)的初期不穩(wěn)定性,鍛煉了我們的耐性定力,經過一個月的鍛煉后,當系統(tǒng)再次現(xiàn)不穩(wěn)定的情況后我們不再是埋怨,而是輕輕的說一句:'淡定'.小小一個詞:淡定.它卻預示著我們正從年輕氣盛走向從容淡定.如果一個人真正的做到了'淡定',那這個人就真正的成熟了,遇問題將不會驚慌失措,不會不知如何做,而是會靜靜的想如何去解決問題.淡定,這是走向成熟的標致,也是一個成功人士的必備條件.

在這次工作中,雖然與我的專業(yè)關連不大,但是它至少要用到電腦,這個也是我的愛好,我對電腦的編程等,都有著深度的熱愛,這個應是我熱愛自動化的一個分支吧.要自動化,就肯定要用程序進行控制,所以利用電腦編寫程序也是我的一個個人愛好.這次實習中,沒有要編程序軟件,但是在用e_cel時,用到了程序,顯示出了e_cel的強大,同時也把我的寫程序能力小小的顯示了出來.由于之前都是用復制粘貼,人工計數,這嚴重的影響工作效率,有了我編寫的公式后,能大大減少復制,粘貼,計數的工作量,進而提升了工作效率.這次小小的事件中,讓我知道了,大學時,學校讓我們學習多元化的作用.有人曾對我說,你什么都會,你卻什么都不精,這有什么用.但是從這個事件中,可以看到,學習多元化的好處,雖然不精,但是并不是所有應用時都要精通才能應用.學習的多元化,能讓我們在日后生活中,有要用到時,就能巧妙用到.經這次事后,我更要堅我的學習多元化,如果能所它學精,就把它學到精,日后必有它用武之地.

第五篇 地理科學專業(yè)教育實習報告1250字

地理科學專業(yè)教育實習報告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來到__外國語中學的實習已經七周了。初入校園,聽到第一聲來自學生的問候,讓我們對接下來的實習生活充滿了期待。聽課,備課,講課,開展活動,漸漸的我們對教師這個職業(yè)有了更深的理解,老師們的悉心指導讓我們學到了很多。

聽課

在__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正式開始了實習。實習第一周,主要以聽課為主,一整天都在聽課和去聽課的路上。我們聽了許多老師的課程,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們除了關注老師對于知識的講解,還特別關注了老師的教學方法,比如利用多媒體形象的表示地球的公轉,讓學生通過觀察總結公轉的意義;或者在課堂小測之后,相鄰六個人為一組,通過討論對答案,在發(fā)現(xiàn)答案不同時去找出正確答案,這不僅僅加強了學生們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也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備課

第一周的聽課結束后,就進入進入備課的階段了。備課-做課件-試講-修改教案,循環(huán)往復,精雕細琢,直到設計出滿意的課堂。大家相互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確保正式上課時有出色的表現(xiàn)。在辛苦備課的同時,也收獲了很多,一節(jié)好的教學設計離不開老師和同學的幫助。

試講是對教案的第一次演練,每一次的試講大家都會積極參與評課,分析優(yōu)缺,共同進步。

正式上課

在老師悉心的指導下,我們開始了我們人生中的第一次正式上課,站在三尺講臺上,頓時感到作為一名老師的使命感,看著講臺下可愛的學生,緊張感便煙消云散。在正式上課之后,我們聆聽指導老師的意見,彼此之間也相互評課,在每一次上課后都進行教學反思,為了讓下一節(jié)課變的更好。

班主任工作

作為實習班主任,我們每天固定的任務就是看班。上午看大課間的跑操或者自習,中午看午讀,晚上看晚讀。有時會幫班主任看輔導課。哪里需要我們就出現(xiàn)在哪里。通過班主任實習,我們體會到做班主任的辛苦,同時也體會到班主任為了學生所付出的努力。

開展班會

開展班會是班主任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在班會課上,老師與同學積極互動。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主題,自主設計的'主題更為貼合學生的實際,也鍛煉了我們設計與開展活動的能力。

老師的慰問

11月7日下午,李子蓉院長、陳大涌老師、黃初龍老師以及曹滿老師來到__外國語中學慰問地理實習隊。院長及老師與我們親切交流,老師們對我們的實習給予了肯定的同時,也向我們表達了“做更好的教師,而不只是教書匠”的期望,實習隊的每一位成員都牢記老師們的教導,對自己的教學過程存在存在的不足進行更深入的反思,不辜負老師們的殷切期望。路還很長,我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感謝老師們對我們的指導,正因為有老師們平時的嚴格要求,才可以勝任如今的實習工作。諄諄教導猶在耳畔,未來我們會加倍努力。

小結

感謝外國語中學提供如此優(yōu)越的實習環(huán)境!感謝姚老師、吳老師等優(yōu)秀教師的指導,讓我們在充實的實習生活感受到了成為一名教師的真切感,也讓我們體會到要成為一名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行是知之始,相信在不斷的實踐中,我們會有更大的收獲,未來可期。

第六篇 泰山實習報告地理650字

泰山實習報告地理

泰山實習報告

寫 作 要 求

1、報告內容要以自己的野外觀察和記錄為主。在把各種野外資料加以總結、概括的基礎上進行寫作。

2、在充分掌握前人資料的基礎上,以自己的野外觀察和記錄為主,立論正確,依據可靠,敘述簡練,圖文并茂,主次分明,邏輯性強,富有創(chuàng)造性,內容真實、豐富、簡明、扼要。要求文字工整,圖件美觀。

3、實習報告可以手寫,也可打印。圖片可插入,草圖要求手繪。

4、實習報告必須自己獨立完成,如有抄襲或雷同情況,視具體情況給予雙方同學降低成績等級、判為零分等處分。本次實習作廢,重新安排參加下一年級野外實習。

5、字數一般在1500字左右。

6、實習報告必須用統(tǒng)一的泰山學院旅游與資源環(huán)境系地理野外實習報告書模板。其中的格式、字型、字號等一律不得擅自改動。

實習報告的基本內容

題目:×××地理野外綜合實習報告書

一、前言

主要說明實習地點、目的、意義、實習內容及路線安排等。

二、實習區(qū)概況

1.實習區(qū)的范圍、地理位置、交通概況等(可附位置圖)。

2.實習區(qū)自然地理概況

區(qū)域地質概況(構造、地層)等、地形地勢基本特點及成因、河流、氣候,植被、土壤等概況。

3. 實習區(qū)社會經濟概況。

三、具體實習內容

可以以實習線路為主線進行介紹。主要說明實習點、實習方法、內容、結論、收獲。也可以寫專題報告。

四、結束語

概括性地總結野外實習的主要成果,自己的收獲和體會;野外實習方法上有哪些提高;哪一部分實習收獲最大;野外實習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將來參加工作的`意義等。

第七篇 師范生人文地理實習報告5250字

師范生人文地理實習報告范本

一、前言

人文地理學是高等師范院校地理科學專業(yè)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而實踐教學是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實習既是人文地理課程教學的繼續(xù),也是讓我們學生掌握好人文地理野外考察與研究方法的一個獨立環(huán)節(jié)。

實習內容:(1)工業(yè)地理,包括重工業(yè)(柳工),輕工業(yè)(兩面針),汽車工業(yè)(五菱),化學工業(yè)(柳化)。分別了解不同工業(yè)類型的布局,工業(yè)流程,原料,產品特征和結構等;(2)城市地理和城市規(guī)劃,選取了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馬鞍山、博物館、高新區(qū)、步行街(cbd)5個實習點,分別了解柳州市的城市規(guī)劃概況、城市職能、城市內部地域結構等;(3)旅游地理,選取了柳侯公園(市區(qū)公園)、龍?zhí)豆珗@(市郊公園)、“百里柳江”3個實習點,分別了解公園景區(qū)的特征、旅游景觀等;(4)土地利用與規(guī)劃,選取農莊果園1個實習點,了解果園用地的選擇、果園樹種選擇、果園小區(qū)設計、果園田間工程規(guī)劃設計等。

實習地點:柳州市

實習時間:____年/07/01—____年/07/06

二、城市地理與城市規(guī)劃

2.1城市概況

柳州市位于廣西中部偏東北,西江支流——柳江的中游,為湘桂、黔桂和枝柳鐵路的交匯處,南距南寧250公里,北距桂林150公里。柳州市區(qū)山環(huán)水繞,是一個北、東、西三面為低山丘陵包圍南面張開的巖溶盆地,城中石山拔地而起,具有典型的巖溶地貌特征。柳江蜿蜒曲折呈橫s形自西北穿繞城市向東南方向流去,流經市區(qū)的河道長度是74公里,形成了河流階地地貌和巖溶地貌迭加的特點。柳江河道彎曲,將市區(qū)分為河南、河北兩部分,繞城如壺形,故柳州又稱“壺城”。

柳州是廣西重要的工業(yè)城市,自治區(qū)第二大城市,少數民族聚居區(qū)。2002年行政區(qū)劃調整后,柳州市轄三江、融水、融安、鹿寨、柳城、柳江六縣。柳州市區(qū)分柳北區(qū)、柳南區(qū)、柳中區(qū)和魚峰區(qū)。2024年柳州市地域面積18617km2,人口362.5萬人,其中市區(qū)面積658.31km2,市區(qū)人口114.44萬人。

柳州市于1994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屬于歷史文化名城中的一般史跡型城市,其中還包含地方及民族特色型,即位于民族地區(qū)的城鎮(zhèn)由于地域差異,文化環(huán)境,歷史變遷的影響,而顯示出不同的地方特色或獨自的個性特征,民族風情,地方文化,地域特色而構成城市風貌的主體。

2.2城市發(fā)展史

2.2.1柳州石器時代文明

(1)白蓮洞遺址

遺址位于柳州市市郊東南12公里的白面山南麓。1956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古人類研究室華南洞穴調查隊在廣西調查巨猿和人類化石時,在白蓮洞土層中發(fā)現(xiàn)四件石器,1件扁尖的骨錐和1件粗制骨針。這些石器均由礫石打制而成,石質為硅質灰?guī)r和石英巖。后經堅定,認為該洞的堆積屬于“舊石器時代晚期”,白蓮洞遺址年代跨度在3萬年左右,跨越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這正是人類經濟形態(tài)由攫取型向生產型飛躍的階段,該遺址層位齊全,是南亞熱帶罕見的全球性古氣候信息儲存庫。

(2)大龍?zhí)鄂庺~嘴貝丘遺址

位于柳州市大龍?zhí)豆珗@內龍山南麓一名為鯉魚嘴的巖夏處。1980年由兩名柳州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在調查摩崖石刻時發(fā)現(xiàn)。該年10月至11月,廣州文物工作隊和柳州市博物館對遺址進行挖掘,發(fā)現(xiàn)墓葬6座,陶片,石器,骨器,及蚌器等千余件以及大量水生,陸生動物遺骸。2003年進行第二次發(fā)掘,明確了遺址的堆積狀況和自然遺物,包括礫石打制石器,陶片,骨器,燧石石器以及石核石片等千余件。

鯉魚嘴遺址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為人們認識和研究華南地區(qū)的3石器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了大量的、新的實物資料和器物標本,對探討柳州地區(qū)史前人類的生產,生活及地理環(huán)境都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

2.2.2封建時代至解放前文明史

百越時期柳州位于先秦時期的百越之地,相關的有西甌越,南越等百越分支。柳州的蠻王城遺址處于父系氏族公社時期,距今約4000年。秦朝時期,現(xiàn)在的柳州地方隸屬秦桂林郡,但秦政權對地方控制力并不強。漢武帝時,路博德率軍進行了漢平南越之戰(zhàn)(公元前112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滅南越國,同年在現(xiàn)在柳州的地方建城,稱之為潭中縣屬郁林郡。清朝平定南明后,相對的穩(wěn)定使得柳州城成為廣東,貴州和湖南間的貿易中心,今魚峰區(qū)太平街一帶就有的太平圩,槎山圩,喇堡圩,上汀圩和思浪圩等。清雍正十年(1732年),柳州設古州運館,辦理柳古(今貴州榕江縣)間航運之倉挽運業(yè)務。柳州主要向南方輸送木材,糧食,并向北運鹽。當時在今柳州高中內建立了粵東會館,今景行小學內建立了湖南會館,十二中今群眾藝術館有江西會館,今柳州劇場附近的福建會館, 和今青云路近樵家巷處廬陵會館等,柳州的商業(yè)地位在當時達到了一個高峰。當時柳州城內出現(xiàn)了大量表現(xiàn)行業(yè)特色的地名,意味著城市手工業(yè)和服務業(yè)的發(fā)展。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fā)動渡江戰(zhàn)役,衡寶戰(zhàn)役之后,桂系和國民黨政府控制的軍隊18萬余人收縮廣西,11月25日,第四野戰(zhàn)軍三十九軍三四三團從沙塘方面進入并占領柳州。12月19日,柳州市人民政府成立,魏伯任首任柳州市市長。

2.3產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

柳州屬于傳統(tǒng)工業(yè)城市,近幾年調整產業(yè)結構,突破“二元”制約,完成柳州傳統(tǒng)制造業(yè)向高新技術含量裝備制造的提升和轉移,并實現(xiàn)支柱產業(yè)由資源型向高技術集約型的轉化工業(yè)基地。傳統(tǒng)高能耗低效益的產業(yè)類型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區(qū)域產業(yè)結構在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也會發(fā)生變化轉移。高技術節(jié)約型工業(yè)符合科學發(fā)展觀的“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的發(fā)展要求,同時也是柳州實現(xiàn)建設生態(tài)宜居城市的必經途徑。在產業(yè)布局結構和空間結構發(fā)展方面,老城區(qū)產業(yè)空間按最佳社會效益,最佳經濟效益,最佳生態(tài)效益的原則實施部分置換,服從于城市整體的發(fā)展戰(zhàn)略與規(guī)劃目標。產業(yè)空間布局在主導產業(yè)的選擇基礎上,加強市場配套產業(yè)功能,形成生產中心,市場中心,科研服務中心等新的空間配置。新的產業(yè)空間區(qū)位的選擇應與生產和居住并重,產業(yè)與市場并重,經濟與生態(tài)并重,逐漸由單純的開放區(qū)模式逐步向“副城”模式轉變。

2.4規(guī)劃建設

柳州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給出了柳州現(xiàn)階段城市發(fā)展戰(zhàn)略:完善老城,擴大兩翼,一心兩城,建設新城,重點向東。老城即現(xiàn)已有城區(qū),兩翼是東翼和西翼,一心兩城是中心城區(qū)、東北汽車城與柳東新區(qū)。從柳州市近期建設規(guī)劃(____年—____年)中了解到, 規(guī)劃重點區(qū)域為柳州市市區(qū),主要包括柳北區(qū)、柳南區(qū)、城中區(qū)、魚峰區(qū)、陽和工業(yè)新區(qū),總面積約860平方公里。功能性區(qū)域協(xié)調規(guī)劃涵蓋鹿寨縣、柳江縣、柳江縣以及市區(qū)外圍雒容鎮(zhèn)、沙塘鎮(zhèn)、石碑坪鎮(zhèn)、太陽村鎮(zhèn)等部分區(qū)域?!读菔谐鞘锌傮w規(guī)劃(1993---____年)》確定柳州的城市性質為“以工業(yè)為主,綜合發(fā)展的區(qū)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山水風貌獨特的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規(guī)劃目標是:切實柳州市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柳州市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風貌特色和古城格局,協(xié)調城市建設與歷史城區(qū)的保護,促進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協(xié)調發(fā)展。并且確定柳州的城市職能:

1.區(qū)域性綜合交通樞紐;

2.區(qū)域性工業(yè)、產業(yè)與服務中心,是桂中經濟區(qū)的核心城市;

3.廣西乃至西南地區(qū)重要的交通樞紐;

4.區(qū)域性文化、教育、體育產業(yè)中心;

5.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區(qū)和適宜居住與創(chuàng)業(yè)的理想家園。

2.4.1城市規(guī)劃案例(柳州市河西工業(yè)區(qū)三區(qū)及周邊地區(qū)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

1、規(guī)劃范圍 北起柳太路,東至西山烈士園林—西鵝路,至河西路西延長線,西至和平村漁洞屯一帶,整個地塊規(guī)劃范圍為512.26公頃。

2、功能定位 柳州市柳南區(qū)的重要工業(yè)基地,是一個以工業(yè)為主,配套居住,服務功能的新型工業(yè)片區(qū)。

3、規(guī)劃結構 概括為“六區(qū),三中心,四軸線”的規(guī)劃結構。1六區(qū)是東部辦公區(qū),北部居住區(qū),中部居住片區(qū),西部工業(yè)片區(qū), 工業(yè)片區(qū)以及南部工業(yè)片區(qū)。2 三中心是北部居住片區(qū),中部居住片區(qū)以及東部辦公片區(qū)中心 3 四軸線 是以西鵝路為主要的發(fā)展軸線,柳太路、潭中西路延長線以及自北向南貫穿中部居住區(qū)的次干道為三條發(fā)展軸線。

4、 道路規(guī)劃網 結合現(xiàn)狀的道路以及城市發(fā)展布置成網,形成一縱三軸,環(huán)網結合的田字形道路局。

5、 綠地規(guī)劃 打造居住區(qū)中心綠地,主要道路綠化帶,防護綠帶形成一個完整的由點狀綠地—線狀綠地—塊狀綠地組成的綠地系統(tǒng),綠地面積共計49.04公頃,占規(guī)劃總建設用地的9.63%。

6、 城市設計 通過兩縱兩橫的空間發(fā)展軸線,形成整個片區(qū)的空間骨架,以西江路為發(fā)展主軸,以柳太路,潭中西路延長線以及自北向南貫穿中部居住區(qū)的次干道為次發(fā)展軸構成片區(qū)發(fā)展的空間軸線結構。

從河西工業(yè)區(qū)三區(qū)及周邊地區(qū)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中可以看出,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首先劃定了規(guī)劃地的范圍,再對其功能用處做明確規(guī)定“工業(yè)為主,配套居住”。柳南長期以來就是柳州的重要工業(yè)基地,“以工業(yè)為主”結合了本地實際,并不是盲目建設什么旅游度假勝地,也不是定位在農業(yè)用地;工業(yè)地帶內配置居住地,使得辦公生活更方便快捷,同時對其他地方的人流物流也有減壓分流作用,體現(xiàn)其科學性。同時,居住地的存在對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提出要求,這要求在發(fā)展本地區(qū)工業(yè)時注意環(huán)境影響。“規(guī)劃結構”使得地域內部用地結構一目了然,哪里建設什么,根據實際區(qū)位需求做抉擇。道路是連接規(guī)劃地與外環(huán)境的橋梁,道路規(guī)劃的好壞影響本區(qū)域的可達性。綠地規(guī)劃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城市規(guī)劃中重要的規(guī)劃內容,根據用地類型,要求綠地面積達到一定比例。

2.5重點工程項目(選取風情港,地王財富中心,廣雅大橋)

2.5.1柳州風情港

在建的柳州風情港項目位于河北半島商業(yè)中心區(qū)的工貿大夏前步行街以南,規(guī)劃總地面積50畝。 建設內容:商業(yè)綜合體,文化休閑街,濱江美食街,回建電影院,劇場及配套蠟像展覽館,道路,綠地,廣場,硬地,水景等。經過精心打造后,柳州風情港將與東面的觀瀑廣場和文惠有機相連,與河南濱江景觀和名山遙相實習報告呼應,得到有效保護的明城墻也將與東面的東門城樓、文惠路的柳侯祠有機連在一起,使沉淀的歷史文化得以淋漓極致的展示,形成城市休閑娛樂,游玩觀景的好去處。站在風情港地標建筑之巔,不僅可以將龍城美景盡收眼底,而且還可以觀賞到濱江的美妙燈光夜景,充分領略百里柳江精華段景觀。

2.5.2柳州地王財富中心

城中半島一帶構筑建筑商業(yè)。文化娛樂中心,高度超過300米,層高超過60層,總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集建筑藝術和高科技為一體的國際區(qū)域性地標,是柳州的第一城市坐標。

2.5.3廣雅大橋

位于柳州市中心偏西方向,大致呈東西走向。大橋上游有壺西大橋(距離約1380),下游有柳江鐵路大橋(距離約500米),廣雅大橋及其附近附屬工程分為兩部分,即廣雅大橋和磨灘路擴寬改造工程,河西路東段改造工程。廣雅大橋西起柳南村磨灘村,東至廣雅路雅儒路路口。磨灘路擴寬改造工程南起西環(huán)路磨灘路口,北至柳南區(qū)磨灘村,河西路東段改造工程西起西環(huán)路,東至流南區(qū)磨灘村。

廣雅大橋主橋部分長度約640米,雙向四車道,磨灘路改造工程改造后寬度30米。目前,廣雅路,雅儒路,磨灘路,河西路都只是城市的次干道或支路。隨著廣雅大橋的建設,這些道理通過改造提高道路的等級;另外,廣雅大橋的建設有利于完善城市的路網結構,促進河西片區(qū)的開發(fā)建設,并有效緩解紅光大橋,柳江大橋的交通壓力,均衡市中心交通分配,提高路網設施使用率,拉近河西片區(qū)與城市中心的距離,同時帶動鐵路地區(qū)道路等市政設施基礎的建設,讓其盡快融入全市的建設發(fā)展格局中,對城市的建設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6柳州市政府新址廣場

柳州市政府廣場的要素包括:綠地、鋪地、雕塑、小品、水景、照明,噴泉,舞臺等,民族特色的圖騰柱明顯,廣場靠近政府大樓一側有雙向機動車道路通過,類似天安門廣場;東側是高度和密度很大的高級住宅區(qū),陽光100城市廣場,西鄰柳江,南面文昌路直達市中心,可見其四周公路四通八達,可達性極高,疏散能力極好。從廣場的職能看,柳州市政府廣場應該是一個以集會、應急避難場所為主要功能的集散廣場。在布局方面,與人民廣場位居市中心不同,因為市政府新址位于柳東新區(qū),搬離原來位于城中區(qū)的位置,一來是緩解城中區(qū)發(fā)展的用地矛盾,避免更加擁擠,城東的發(fā)展會帶來人口密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廣場的功能發(fā)揮作用;其次可以市政府遷到柳東可以帶動這個區(qū)域的發(fā)展,體現(xiàn)柳州近期的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中“向東為主”這一條。

2.6.1柳州市政府廣場體現(xiàn)“以人為本”原則

評判公共空間和當時的城市肌理是否與其居民的行為習慣相符,很大程度上是以與市民在行為空間和行為軌跡中活動和形式是否相符做標準。個人對“適宜”的感覺就是“好用”,即是一種用起來得心應手、充分而適意。城市廣場的使用應充分體現(xiàn)對“人”的關懷,古典的廣場一般沒有綠地,以硬地或建筑為主;現(xiàn)代廣場則出現(xiàn)大片的綠地,并通過巧妙的設施配置和交通,豎向組織,有文昌路,東環(huán)大道等主干道做支撐,實現(xiàn)廣場的“可達性”和“可留性”。廣場有足夠的鋪裝硬地供人活動,同時也保證一定比例的綠化地,為人們遮擋夏天烈日,豐富景觀層次和色彩。另外,廣場中有坐凳、飲水器、公廁、電話亭等服務設施,而且還要有一些雕塑、小品、噴泉等充實內容,使廣場更具有文化內涵和藝術

第八篇 地理野外實習報告13800字

前 言

本次綜合地理野外實習活動是在大學學習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專業(yè)課程,對氣象、土壤、植物、綜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學習完成后,于20__年__月13日至20__年__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陳群利副教授、丁衛(wèi)紅副教授、張群生老師的帶領下,和全體畢節(jié)學院地理與生命科學學院XX級地理科學本科班同學,在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銀灘、北海老街、北海金海灣紅樹林、潿洲島火山等地區(qū),主要針對土壤、植被、氣候、地貌、地質、人文景觀的實習活動。

1.實習目的和意義

綜合野外實習是地理科學本科專業(yè)重要的教學內容和環(huán)節(jié),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強化技能和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綜合考察和調查,能夠獲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關知識,拓展視野,陶冶情操,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調查方法和步驟。

2.實習時間、地點和線路

2.1實習時間: 20__年__月13日至20__年__月19日

2.2實習地點:廣西北海

2.3考察路線:海底世界——北海銀灘——北海老街——北海金海灣紅樹林——潿洲島火山地貌

3.實習區(qū)域概況

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所轄地級市之一,地處廣西南端,北部灣東北岸,面向東南亞,位于東經108°50′45′~109°47′28′,北緯20°54′~21°55′34′之間,西北距南寧206公里,東距廣東湛江198公里,東南距海南??谑?47海里。它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南與海南省隔海相望,西瀕越南,是東南亞、中亞、西亞、非洲和歐洲各國與中國大陸海運最近的港口之一,云、貴、川及廣西各省區(qū)對外貿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fā)港之一。

3.2面積: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

3.3人口:總人口135萬,其中市區(qū)人口43萬

3.4氣候:北海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南部沿海地區(qū)、北部灣東北岸,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光、雨源充沛,氣候宜人。

北海市每年從春季開始雨量逐漸增多,濕度變大,有時會出現(xiàn)

陰雨連綿的天氣。夏季溫度不算太高,平均最高溫度為32-33℃,極端最高氣溫也不過36-37℃,但由于濕度大,人們仍會感到炎熱潮濕。夏季是北海多雨的季節(jié),時常出現(xiàn)大到暴雨,月雨量可達300-400毫米,此時出門需要注意攜帶雨具。北海的秋季雨量銳減,秋高氣爽。到了冬季,雨量更少,月雨量約20-30毫米,天氣不冷,平均溫度在15℃左右。

3.5概貌:環(huán)視市區(qū),道路寬闊筆直,綠樹成蔭,四季飄香。碧藍的大海,明媚的陽光,沙白水凈的海灘,中西合壁、華洋并存的市區(qū)建筑,環(huán)境優(yōu)美的住宅小區(qū),別具風格的綠化廣場,組合和諧,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城市居民淳樸友好,珠鄉(xiāng)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地方文化風貌。

北海素有“南珠之鄉(xiāng)”之稱,其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陲,北部灣東北岸,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約有139.46萬人口,海岸線長達500公里,地理位置優(yōu)越。

北海所瀕臨的北部灣是中國沿海四大漁場之一,有經濟魚類600多種、蝦類10多種,海產品十分豐富。北海自古是南珠故鄉(xiāng),這里出產的珍珠素有“西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南珠”之稱,為珠中極品。北海盛產優(yōu)質亞熱帶水果、蔬菜和花弈。

北海的貝雕、角雕、竹編工藝品美倫美奐。北海同時是中國煙花炮竹生產基地。在北海,你可以自由燃放煙花炮竹,五彩繽紛的煙花令你童心大發(fā)。

3.6景觀:北海市擁有北海銀灘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和潿洲島、星島湖兩個省級旅游度假區(qū)、冠頭嶺國家森林公園、山口國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儒艮(美人魚)國家自然保護區(qū)、白龍珍珠城遺址、合浦漢代墓葬保護區(qū)和大士閣、東坡亭古建筑群等一大批國家級、省級著名的旅游景區(qū)(點),集“海、灘、島、湖、山、林”于一體,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兼?zhèn)?。北海銀灘被國家列為中國五個最美的休憩地之一;星島湖是大型電視連續(xù)劇《水滸》拍攝的主要外景地,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潿洲島是中國最大的火山島。島的周圍淺海生成的珊瑚礁,是中國最靠近大陸架的珊瑚礁,具有很高的開發(fā)價值。

4.實習觀察路線及其描述

一.實習目的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深對基本理論的理解,掌握基本的野外調查工作方法和一些簡單的技能。

2、通過野外實習,了解調查地區(qū)氣候、地貌、母質等成土因素的特點及其和土壤發(fā)生的關系。

3、通過對土壤的觀察和采集,掌握主要土壤類型及其發(fā)生演變和分布規(guī)律,學會土壤剖面點的選擇和修整、土壤剖面層次劃分,形態(tài)描述和記錄。

4、了解人類活動對土壤形成和變化的影響。

二.實習地區(qū)自然概況簡介

地點:浙江省杭州地區(qū)

時間:XX年8月27日—XX年9月2日

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州灣西端,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國東南部交通樞紐。杭州市區(qū)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16'、東經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區(qū);東北部和東南部屬浙北平原,河網密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的一部分。全市丘陵山地占總面積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蕩、水庫占8%。

杭州地區(qū)處于中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qū)。四季分明,溫和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2℃,夏季平均氣溫28.6℃,冬季平均氣溫3.8℃。無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6%。

杭州地區(qū)大地構造處于揚子準地臺錢塘臺褶帶,中元古代以后, 地層發(fā)育齊全,巖漿作用頻繁,地質構造復雜,成礦條件較好。近期由于現(xiàn)代構造運動趨向緩和,地震活動顯得微弱,地殼相當穩(wěn)定。區(qū)內地層出露和巖石種類組成較齊全,地質構造復雜而地貌類型多樣,有火山熔巖地貌、構造地貌、巖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變化大,山、丘、崗、溝和平原組合,更添人類文化(特別是杭州城市文化)因素影響之疊加。由于以上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因素的作用,使杭州市域土壤、植被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和區(qū)域性的特點。

上述各內在因素(包括巖石、構造、地貌、氣候、土壤、植被和人類文化等)及其彼此間的共同作用,鑄就了杭州地域綜合體系統(tǒng)(包括杭州自然地理綜合體系統(tǒng))

三.實習時間、地點和任務

實習時間

實習地點

實習任務

XX年8月28日

大奇山

認識森林土壤,水稻土壤等主要土壤類型,觀察其分層情況,學會土壤剖面的描述、選擇和整修,土壤標本的采集,分析人類活動對土壤形成的影響

XX年8月29日

玉皇山

XX年9月1日

新沙島

前 言

本次綜合地理野外實習活動是在大學學習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專業(yè)課程,對氣象、土壤、植物、綜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學習完成后,于5月13日至5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陳群利副教授、丁衛(wèi)紅副教授、張群生老師的帶領下,和全體畢節(jié)學院地理與生命科學學院XX級地理科學本科班同學,在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銀灘、北海老街、北海金海灣紅樹林、潿洲島火山等地區(qū),主要針對土壤、植被、氣候、地貌、地質、人文景觀的實習活動。

1.實習目的和意義

綜合野外實習是地理科學本科專業(yè)重要的教學內容和環(huán)節(jié),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強化技能和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綜合考察和調查,能夠獲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關知識,拓展視野,陶冶情操,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調查方法和步驟。

2.實習時間、地點和線路

2.1實習時間: 5月13日至5月19日

2.2實習地點:廣西北海

2.3考察路線:海底世界——北海銀灘——北海老街——北海金海灣紅樹林——潿洲島火山地貌

3.實習區(qū)域概況

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所轄地級市之一,地處廣西南端,北部灣東北岸,面向東南亞,位于東經108°50′45′~109°47′28′,北緯20°54′~21°55′34′之間,西北距南寧206公里,東距廣東湛江198公里,東南距海南??谑?47海里。它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南與海南省隔海相望,西瀕越南,是東南亞、中亞、西亞、非洲和歐洲各國與中國大陸海運最近的港口之一,云、貴、川及廣西各省區(qū)對外貿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fā)港之一。

3.2面積: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

3.3人口:總人口135萬,其中市區(qū)人口43萬

3.4氣候:北海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南部沿海地區(qū)、北部灣東北岸,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光、雨源充沛,氣候宜人。

北海市每年從春季開始雨量逐漸增多,濕度變大,有時會出現(xiàn)

陰雨連綿的天氣。夏季溫度不算太高,平均最高溫度為32-33℃,極端最高氣溫也不過36-37℃,但由于濕度大,人們仍會感到炎熱潮濕。夏季是北海多雨的季節(jié),時常出現(xiàn)大到暴雨,月雨量可達300-400毫米,此時出門需要注意攜帶雨具。北海的秋季雨量銳減,秋高氣爽。到了冬季,雨量更少,月雨量約20-30毫米,天氣不冷,平均溫度在15℃左右。

3.5概貌:環(huán)視市區(qū),道路寬闊筆直,綠樹成蔭,四季飄香。碧藍的大海,明媚的陽光,沙白水凈的海灘,中西合壁、華洋并存的市區(qū)建筑,環(huán)境優(yōu)美的住宅小區(qū),別具風格的綠化廣場,組合和諧,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城市居民淳樸友好,珠鄉(xiāng)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地方文化風貌。

北海素有“南珠之鄉(xiāng)”之稱,其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陲,北部灣東北岸,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約有139.46萬人口,海岸線長達500公里,地理位置優(yōu)越。

北海所瀕臨的北部灣是中國沿海四大漁場之一,有經濟魚類600多種、蝦類10多種,海產品十分豐富。北海自古是南珠故鄉(xiāng),這里出產的珍珠素有“西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南珠”之稱,為珠中極品。北海盛產優(yōu)質亞熱帶水果、蔬菜和花弈。

北海的貝雕、角雕、竹編工藝品美倫美奐。北海同時是中國煙花炮竹生產基地。在北海,你可以自由燃放煙花炮竹,五彩繽紛的煙花令你童心大發(fā)。

3.6景觀:北海市擁有北海銀灘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和潿洲島、星島湖兩個省級旅游度假區(qū)、冠頭嶺國家森林公園、山口國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儒艮(美人魚)國家自然保護區(qū)、白龍珍珠城遺址、合浦漢代墓葬保護區(qū)和大士閣、東坡亭古建筑群等一大批國家級、省級著名的旅游景區(qū)(點),集“海、灘、島、湖、山、林”于一體,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兼?zhèn)洹1焙cy灘被國家列為中國五個最美的休憩地之一;星島湖是大型電視連續(xù)劇《水滸》拍攝的主要外景地,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潿洲島是中國最大的火山島。島的周圍淺海生成的珊瑚礁,是中國最靠近大陸架的珊瑚礁,具有很高的開發(fā)價值。

4.實習觀察路線及其描述

4.1第一觀測點:海底世界

觀測時間:5月14日中午

觀測點編號:01

觀測點路線:水產展覽館——海獸廳——珊瑚?!汉骱:Q髣稣箯d——高科技打造的無水水族館——負壓缸——海底隧道海——人鯊共舞海之角——豹表演場。

觀測點的意義:北海海底世界座落于北海海濱公園內,是以展示海洋生物為主,集觀賞、旅游、青少年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館。

觀測點的位置:北海海底世界座落于北海海濱公園內。

觀測點的地理內容:北海海底世界坐落于北海海濱公園內,是以展示海洋 生物為主,集觀賞、旅游、青少年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館, 分為a、b兩區(qū)。這里有珍稀的海牛(美人魚)、鯨魚骨骼、龍蝦標本、千年海龜標本和奇特的亞熱帶魚類等2800多件展品和近千種海洋生物;還有水族箱、海龜池、海豹池、360度全方位透視海底隧道、潛水表演、喂魚表演和人鯊共舞表演等。 4.2第二觀測點:北海銀灘 觀測時間:5月14日下午 觀測點編號:02 觀測點路線:沿海岸和銀灘觀測 觀測點的意義:北海銀灘面積超過大連、煙臺、青島、廈門和北戴河海濱浴場沙灘的總和,而平均坡度僅為0.05。沙灘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積而成,在陽光的照射下,潔白、細膩的沙灘會泛出銀光,故稱銀灘,北海銀灘以其“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被譽為“天下第一灘”。 觀測點的位置:北海銀灘度假村位于風景秀麗的北海銀灘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內,北海銀灘西起僑港鎮(zhèn)漁港,東至大冠沙,由西區(qū)、東區(qū)和海域沙灘區(qū)組成,東西綿延約24公里,海灘寬度在30--3000米之間,陸地面積12平方公里,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 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北海銀灘度假區(qū)內的海域海水純凈,陸岸植被豐富,環(huán)境優(yōu)雅寧靜,空氣格外清新。由于其具有“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钡奶攸c,可容納國際上最大規(guī)模的沙灘運動娛樂項目和海上運動娛樂項目,是我國南方最理想的濱海浴場和海上運動場所,所以被海內外游客所深深地吸引。北海銀灘的沙質,均為高品位的石英砂,沙灘中二氧化硅(石英)的含量高達98%以上,為國內外所罕見,被專家稱為“世界上難得的優(yōu)良沙灘”。沙子晶瑩潔白,掬一把在手里,如精鹽一般。因為沙子細膩致密,游人在潮水剛退去的平坦寬闊的海灘漫步,甚至連腳印也不會留下。這一灘碎銀,便是無價的富礦。石英砂是制造玻璃、搪瓷、光學儀器等工業(yè)品的上好原料。 4.3第三觀測點:北海老街 觀測時間:5月15日上午 觀測點編號:03 觀測點路線:沿珠海路觀測 觀測點的意義:廣西北海的珠海路以其歷史悠久及房屋建筑風格的特殊,于20世紀80至90年代備受中外專家、學者的關注。該路建于20世紀20年代后期。它的建成與當時北海建制的升格有關,并經歷了一段曲折的過程。 觀測點的位置:北海市珠海路 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條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老街,始建于1883年,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筑。這些建筑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我市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響,臨街兩邊墻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墻面部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 4.4第四觀測點:北海金海灣紅樹林及海岸 觀測時間:5月15日下午 觀測點編號:04 觀測點路線:紅樹林——紅樹林海岸 觀測點的意義:金海灣紅樹林生態(tài)休閑度假旅游區(qū)是我國極富濱海濕地風情和漁家文化內涵的黃金景點。 觀測點的位置:位于北海市區(qū)東南方約15公里處。 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金海灣紅樹林景區(qū)內有紅樹種類7種:白骨壤、桐 花樹、秋茄、海桑、鹵蕨、木欖和紅海欖;整個景區(qū)面積約20平方公里,由紅樹林觀光帶、金灘和主園區(qū)三部份構成。區(qū)內擁有一片XX多畝的海上“森林衛(wèi)士”——紅樹林,百種鳥類、昆蟲、貝類、魚、蝦、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棲息,是我國罕見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qū)。 景區(qū)內的紅樹林屬于沙地紅樹林,約XX多畝。金灣沙地平坦、陽光充足、降雨充沛,非常適宜紅樹林的生長。紅樹林也是陸地與海洋間特有的景觀。紅樹林是一種特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紅樹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紅樹種子成熟以后不掉落,而是在母樹上發(fā)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將胎根暴長成莖,上端生出兩片葉子,變成一棵幼樹。幼樹一旦長成,便自行從母樹上脫落。由于莖和根較重,幼樹便垂直下墜,幼根很好地插入海灘泥中,繼續(xù)獨立地生長,一至二年后便可長成一株小灌木。從種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紅樹的這一系列創(chuàng)造生命的過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動物生養(yǎng)后代的行為相比。適應海水,胎生幼樹,紅樹的這兩種特性是植物中獨一無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科學家和民眾的高度重視。此外,紅樹林還有個奇特的功能,它的根葉可以濾去使植物死亡的咸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長于熱帶地區(qū)沿海灘泥和海水中的綠色灌木。 在金海灣郁郁蔥蔥的紅樹林和浩瀚的海天之間,是一望無際的迷人沙灘,金海灣的沙灘遼闊、純凈,雖然和與沙質細白著稱的銀灘相隔不遠,卻呈現(xiàn)出迥然不同的令人驚艷的金黃,遠遠望去像是鑲在岸邊的一條金色絲帶,這片沙灘因此得名金灘,金海灣紅樹林生態(tài)休閑度假旅游區(qū)也由此命名,金灘綿延20多里,灘平坡緩,沙質細膩,因為紅樹林的原因有著豐富的海產品資源。退潮時寬廣的沙灘上留下無數的貝類、螃蟹、沙蟲、泥丁,當地的漁民男男女女都走出家門拿著工具準備去趕海,他們的工具分為兩種鋤頭和鏟子,男的力氣大用鋤頭,女的力氣小用鏟子。看到沙灘上有小洞,洞口里有水并有小氣泡,那就說明洞里有東西,這時要求動作非??彀研《赐陂_,迅速掏出里邊的東西,有時是沙蟲,有時是貝類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哦!說到這時有些朋友忍不住要躍躍欲試了,那么一會我們到主園區(qū)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我這報名領取工具,小扒犁和小竹簍跟隨漁民一起在沙灘上去趕海,摸螺、捉蟹、挖沙蟲、挖泥丁,體驗漁民生活。經常有很多游客在趕海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摸螺、捉蟹、挖沙蟲的技巧,而且還確確實實收獲了不少的海產品,樂趣無窮!

4.5第五觀測點:潿洲島地貌特征

觀測時間:5月16日至5月17日

觀測點編號:05

觀測點路線:火山口地質公園——潿洲島燈塔——滴水丹屏——石螺口海灘

觀測點的意義:潿洲島是火山噴發(fā)堆凝而成的島嶼,潿洲島是中國最大、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有海蝕、海積及溶巖等景觀,尤其南部的海蝕火山港灣更具特色?,F(xiàn)在也是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潿洲島火山地貌十分典型,選擇潿洲島作為重點觀測點,對于了解火山地貌具有重要作用。

觀測點的位置:潿洲島是南海北部灣中的最大島嶼,位于北海市沿海南面濱外淺海,離岸直線距離48km,距北海南、北部港口分別為26海里和36海里。

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潿洲島由第四紀玄武巖漿噴發(fā)時在水下堆積而形成。該島經受長期的地質作用和演變過程,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地貌類型。據調查、分析,該島地貌可分為火山地貌、流水地貌、海蝕地貌、海積地貌、珊瑚岸礁地貌、海積一沖積地貌、重力地貌、人工地貌等八大類型。潿洲島總的地貌特征是南部沿岸以海蝕地貌為主,北部沿岸以海積地貌和珊瑚礁地貌為主,島上不同程度地保存有火山活動的遺跡??偟牡貏輨t為南高北低,自南向北緩緩傾斜。

火山噴發(fā)加上隨后的海洋抬升,留下了千姿百態(tài)的火山熔巖、火山灰、火山彈以及海蝕崖、海蝕洞、海蝕平臺,那一壁壁因火山爆發(fā)的燒灼,擠壓留下的線條怪誕,色彩絢麗的巖紋和多姿多彩的海蝕,海積地貌隨處可見。尤以奇特的海蝕、海積地貌,火山熔巖及絢麗多姿的活珊瑚最為出色,成為島上豐富的旅游景觀。潿洲島因此被譽為“難得的火山地貌博物館”。經地質專家考察認定,潿洲島及相鄰的斜陽島為距今第四紀海底火山噴發(fā)沉積,后經構造運動而升出海面的火山巖島。

潿洲島地勢南高北低,其南面的南灣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港口呈圓椅形,東、北、西三面環(huán)山,東拱手與西拱手環(huán)抱成娥眉月狀,像世大無比的螃蟹橫臥海中。碼頭背靠高10~30米的懸崖峭壁,崖頂青松挺拔,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各式船艇進進出出,人來貨往;飛鳥水禽,時隱時現(xiàn);浪涌波興,空闊無邊;水天一色;氣象恢弘。位于潿洲島西南端,是潿洲最富特色的游覽區(qū),其火山口景觀、海蝕景觀、熱帶植物景觀、生物和天象景觀獨特,并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主要景點有絕壁攬勝、龍宮探奇、平臺聽濤、百獸鬧海等。

在港口東拱手與西拱手下,有幾處景點:有個山洞傳說是反清武士的駐地,叫“賊佬洞”;有個狀似臥龜的石穴,叫“海龜窿”;一個形像仔豬的小島,叫“豬仔嶺”;一個酷似一張長著寬額、高鼻、翹下腭的人臉的巖石,叫“洋人頭像”。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蝕下,潿洲島海岸基巖出現(xiàn)海蝕洞、海蝕溝、海蝕龕、海蝕崖、海蝕柱、海蝕臺、海蝕窗、海蝕蘑菇等奇妙地貌。

從整體山巖上分離出的巨型石塊,在海水旋流沖刷剝蝕下,形成頭大腰細的海蝕蘑菇。島上西港碼頭有高3米、寬6米的巨型海蝕蘑菇。當幾個海蝕洞受侵蝕而連成一體時,就成為凹進陸地的槽形穴,它被稱為“海蝕龕”。潿洲島風光壯美,比較著名的景點有“滴水丹屏”,“龜豕拱碧”,“芝麻灘”,“法國傳教士人頭像”,“火山彈薈萃”及三婆廟,圣丹廟,天主教堂和湯顯祖觀海處等。

5.體會與收獲

這次綜合地理野外實習北海之行不僅讓我們豐富了地質、地貌等自然地理和人文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我們對地理科學這個專業(yè)的認知程度。在這個野外實習實踐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如何使用自身所學的知識來對我們生活或專業(yè)領域內碰到的一些現(xiàn)象及問題進行廣泛的思考,并尋求出呵護主客體雙方利益或多方利益的博弈機制。

本次野外實習,可以活也算得上是一次畢業(yè)旅行,沿途到處流溢著無限的地質地貌和海灘風光。在看過很多地方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差別的地理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地域發(fā)展前景,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北海老街的文化景觀——建筑景觀上看出來。當地的氣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決定了其主要的建筑骨骼,而文中的一些宗教、政治等因素也是一個地域所具有的特點。

任何在地理空間存在的事物都能在它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中找到能與之對應的地理因素(自然地理六大要素:氣候、水文、地貌、土壤、動物、植物),而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相互作用而產生各種地理人文景觀現(xiàn)象的分析要素、方法則是在本次實習過過程中感覺到應該鍛煉的地方。也就是說,以后要通過綜合地理學各種理論、方法來綜合分析各種地理空間現(xiàn)象。

報告人:馬關衛(wèi)

前 言

本次綜合地理野外實習活動是在大學學習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專業(yè)課程,對氣象、土壤、植物、綜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學習完成后,于XX年5月13日至XX年5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陳群利副教授、丁衛(wèi)紅副教授、張群生老師的帶領下,和全體畢節(jié)學院地理與生命科學學院XX級地理科學本科班同學,在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銀灘、北海老街、北海金海灣紅樹林、潿洲島火山等地區(qū),主要針對土壤、植被、氣候、地貌、地質、人文景觀的實習活動。

1.實習目的和意義

綜合野外實習是地理科學本科專業(yè)重要的教學內容和環(huán)節(jié),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強化技能和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綜合考察和調查,能夠獲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關知識,拓展視野,陶冶情操,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調查方法和步驟。

2.實習時間、地點和線路

2.1實習時間: XX年5月13日至XX年5月19日

2.2實習地點:廣西北海

2.3考察路線:海底世界——北海銀灘——北海老街——北海金海灣紅樹林——潿洲島火山地貌

3.實習區(qū)域概況

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所轄地級市之一,地處廣西南端,北部灣東北岸,面向東南亞,位于東經108°50′45″~109°47′28″,北緯20°54′~21°55′34″之間,西北距南寧206公里,東距廣東湛江198公里,東南距海南??谑?47海里。它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南與海南省隔海相望,西瀕越南,是東南亞、中亞、西亞、非洲和歐洲各國與中國大陸海運最近的港口之一,云、貴、川及廣西各省區(qū)對外貿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fā)港之一。

3.2面積: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

3.3人口:總人口135萬,其中市區(qū)人口43萬

3.4氣候:北海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南部沿海地區(qū)、北部灣東北岸,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光、雨源充沛,氣候宜人。

北海市每年從春季開始雨量逐漸增多,濕度變大,有時會出現(xiàn)

陰雨連綿的天氣。夏季溫度不算太高,平均最高溫度為32-33℃,極端最高氣溫也不過36-37℃,但由于濕度大,人們仍會感到炎熱潮濕。夏季是北海多雨的季節(jié),時常出現(xiàn)大到暴雨,月雨量可達300-400毫米,此時出門需要注意攜帶雨具。北海的秋季雨量銳減,秋高氣爽。到了冬季,雨量更少,月雨量約20-30毫米,天氣不冷,平均溫度在15℃左右。

3.5概貌:環(huán)視市區(qū),道路寬闊筆直,綠樹成蔭,四季飄香。碧藍的大海,明媚的陽光,沙白水凈的海灘,中西合壁、華洋并存的市區(qū)建筑,環(huán)境優(yōu)美的住宅小區(qū),別具風格的綠化廣場,組合和諧,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城市居民淳樸友好,珠鄉(xiāng)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地方文化風貌。

北海素有“南珠之鄉(xiāng)”之稱,其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陲,北部灣東北岸,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約有139.46萬人口,海岸線長達500公里,地理位置優(yōu)越。

北海所瀕臨的北部灣是中國沿海四大漁場之一,有經濟魚類600多種、蝦類10多種,海產品十分豐富。北海自古是南珠故鄉(xiāng),這里出產的珍珠素有“西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南珠”之稱,為珠中極品。北海盛產優(yōu)質亞熱帶水果、蔬菜和花弈。

北海的貝雕、角雕、竹編工藝品美倫美奐。北海同時是中國煙花炮竹生產基地。在北海,你可以自由燃放煙花炮竹,五彩繽紛的煙花令你童心大發(fā)。

3.6景觀:北海市擁有北海銀灘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和潿洲島、星島湖兩個省級旅游度假區(qū)、冠頭嶺國家森林公園、山口國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儒艮(美人魚)國家自然保護區(qū)、白龍珍珠城遺址、合浦漢代墓葬保護區(qū)和大士閣、東坡亭古建筑群等一大批國家級、省級著名的旅游景區(qū)(點),集“海、灘、島、湖、山、林”于一體,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兼?zhèn)?。北海銀灘被國家列為中國五個最美的休憩地之一;星島湖是大型電視連續(xù)劇《水滸》拍攝的主要外景地,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潿洲島是中國最大的火山島。島的周圍淺海生成的珊瑚礁,是中國最靠近大陸架的珊瑚礁,具有很高的開發(fā)價值。

4.實習觀察路線及其描述

4.1第一觀測點:海底世界

觀測時間:XX年5月14日中午

觀測點編號:01

觀測點路線:水產展覽館——海獸廳——珊瑚?!汉骱:Q髣稣箯d——高科技打造的無水水族館——負壓缸——海底隧道?!缩徆参韬V恰硌輬?。

觀測點的意義:北海海底世界座落于北海海濱公園內,是以展示海洋生物為主,集觀賞、旅游、青少年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館。

觀測點的位置:北海海底世界座落于北海海濱公園內。

觀測點的地理內容:北海海底世界坐落于北海海濱公園內,是以展示海洋生物為主,集觀賞、旅游、青少年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館, 分為a、b兩區(qū)。這里有珍稀的海牛(美人魚)、鯨魚骨骼、龍蝦標本、千年海龜標本和奇特的亞熱帶魚類等2800多件展品和近千種海洋生物;還有水族箱、海龜池、海豹池、360度全方位透視海底隧道、潛水表演、喂魚表演和人鯊共舞表演等。

4.2第二觀測點:北海銀灘

觀測時間:XX年5月14日下午

觀測點編號:02

觀測點路線:沿海岸和銀灘觀測

觀測點的意義:北海銀灘面積超過大連、煙臺、青島、廈門和北戴河海濱浴場沙灘的總和,而平均坡度僅為0.05。沙灘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積而成,在陽光的照射下,潔白、細膩的沙灘會泛出銀光,故稱銀灘,北海銀灘以其“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被譽為“天下第一灘”。

觀測點的位置:北海銀灘度假村位于風景秀麗的北海銀灘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內,北海銀灘西起僑港鎮(zhèn)漁港,東至大冠沙,由西區(qū)、東區(qū)和海域沙灘區(qū)組成,東西綿延約24公里,海灘寬度在30--3000米之間,陸地面積12平方公里,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

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北海銀灘度假區(qū)內的海域海水純凈,陸岸植被豐富,環(huán)境優(yōu)雅寧靜,空氣格外清新。由于其具有“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钡奶攸c,可容納國際上最大規(guī)模的沙灘運動娛樂項目和海上運動娛樂項目,是我國南方最理想的濱海浴場和海上運動場所,所以被海內外游客所深深地吸引。北海銀灘的沙質,均為高品位的石英砂,沙灘中二氧化硅(石英)的含量高達98%以上,為國內外所罕見,被專家稱為“世界上難得的優(yōu)良沙灘”。沙子晶瑩潔白,掬一把在手里,如精鹽一般。因為沙子細膩致密,游人在潮水剛退去的平坦寬闊的海灘漫步,甚至連腳印也不會留下。這一灘碎銀,便是無價的富礦。石英砂是制造玻璃、搪瓷、光學儀器等工業(yè)品的上好原料。

4.3第三觀測點:北海老街

觀測時間:XX年5月15日上午

觀測點編號:03

觀測點路線:沿珠海路觀測

觀測點的意義:廣西北海的珠海路以其歷史悠久及房屋建筑風格的特殊,于20世紀80至90年代備受中外專家、學者的關注。該路建于20世紀20年代后期。它的建成與當時北海建制的升格有關,并經歷了一段曲折的過程。

觀測點的位置:北海市珠海路

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條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老街,始建于1883年,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筑。這些建筑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我市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響,臨街兩邊墻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墻面部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

4.4第四觀測點:北海金海灣紅樹林及海岸

觀測時間:XX年5月15日下午

觀測點編號:04

觀測點路線:紅樹林——紅樹林海岸

觀測點的意義:金海灣紅樹林生態(tài)休閑度假旅游區(qū)是我國極富濱海濕地風情和漁家文化內涵的黃金景點。

觀測點的位置:位于北海市區(qū)東南方約15公里處。

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金海灣紅樹林景區(qū)內有紅樹種類7種:白骨壤、桐 花樹、秋茄、海桑、鹵蕨、木欖和紅海欖;整個景區(qū)面積約20平方公里,由紅樹林觀光帶、金灘和主園區(qū)三部份構成。區(qū)內擁有一片XX多畝的海上“森林衛(wèi)士”——紅樹林,百種鳥類、昆蟲、貝類、魚、蝦、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棲息,是我國罕見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qū)。

景區(qū)內的紅樹林屬于沙地紅樹林,約XX多畝。金灣沙地平坦、陽光充足、降雨充沛,非常適宜紅樹林的生長。紅樹林也是陸地與海洋間特有的景觀。紅樹林是一種特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紅樹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紅樹種子成熟以后不掉落,而是在母樹上發(fā)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將胎根暴長成莖,上端生出兩片葉子,變成一棵幼樹。幼樹一旦長成,便自行從母樹上脫落。由于莖和根較重,幼樹便垂直下墜,幼根很好地插入海灘泥中,繼續(xù)獨立地生長,一至二年后便可長成一株小灌木。從種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紅樹的這一系列創(chuàng)造生命的過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動物生養(yǎng)后代的行為相比。適應海水,胎生幼樹,紅樹的這兩種特性是植物中獨一無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科學家和民眾的高度重視。此外,紅樹林還有個奇特的功能,它的根葉可以濾去使植物死亡的咸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長于熱帶地區(qū)沿海灘泥和海水中的綠色灌木。

在金海灣郁郁蔥蔥的紅樹林和浩瀚的海天之間,是一望無際的迷人沙灘,金海灣的沙灘遼闊、純凈,雖然和與沙質細白著稱的銀灘相隔不遠,卻呈現(xiàn)出迥然不同的令人驚艷的金黃,遠遠望去像是鑲在岸邊的一條金色絲帶,這片沙灘因此得名金灘,金海灣紅樹林生態(tài)休閑度假旅游區(qū)也由此命名,金灘綿延20多里,灘平坡緩,沙質細膩,因為紅樹林的原因有著豐富的海產品資源。退潮時寬廣的沙灘上留下無數的貝類、螃蟹、沙蟲、泥丁,當地的漁民男男女女都走出家門拿著工具準備去趕海,他們的工具分為兩種鋤頭和鏟子,男的力氣大用鋤頭,女的力氣小用鏟子??吹缴碁┥嫌行《?,洞口里有水并有小氣泡,那就說明洞里有東西,這時要求動作非??彀研《赐陂_,迅速掏出里邊的東西,有時是沙蟲,有時是貝類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哦!說到這時有些朋友忍不住要躍躍欲試了,那么一會我們到主園區(qū)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我這報名領取工具,小扒犁和小竹簍跟隨漁民一起在沙灘上去趕海,摸螺、捉蟹、挖沙蟲、挖泥丁,體驗漁民生活。經常有很多游客在趕海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摸螺、捉蟹、挖沙蟲的技巧,而且還確確實實收獲了不少的海產品,樂趣無窮!

4.5第五觀測點:潿洲島地貌特征

觀測時間:XX年5月16日至XX年5月17日

觀測點編號:05

觀測點路線:火山口地質公園——潿洲島燈塔——滴水丹屏——石螺口海灘

觀測點的意義:潿洲島是火山噴發(fā)堆凝而成的島嶼,潿洲島是中國最大、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有海蝕、海積及溶巖等景觀,尤其南部的海蝕火山港灣更具特色。現(xiàn)在也是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潿洲島火山地貌十分典型,選擇潿洲島作為重點觀測點,對于了解火山地貌具有重要作用。

觀測點的位置:潿洲島是南海北部灣中的最大島嶼,位于北海市沿海南面濱外淺海,離岸直線距離48km,距北海南、北部港口分別為26海里和36海里。

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潿洲島由第四紀玄武巖漿噴發(fā)時在水下堆積而形成。該島經受長期的地質作用和演變過程,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地貌類型。據調查、分析,該島地貌可分為火山地貌、流水地貌、海蝕地貌、海積地貌、珊瑚岸礁地貌、海積一沖積地貌、重力地貌、人工地貌等八大類型。潿洲島總的地貌特征是南部沿岸以海蝕地貌為主,北部沿岸以海積地貌和珊瑚礁地貌為主,島上不同程度地保存有火山活動的遺跡??偟牡貏輨t為南高北低,自南向北緩緩傾斜。

火山噴發(fā)加上隨后的海洋抬升,留下了千姿百態(tài)的火山熔巖、火山灰、火山彈以及海蝕崖、海蝕洞、海蝕平臺,那一壁壁因火山爆發(fā)的燒灼,擠壓留下的線條怪誕,色彩絢麗的巖紋和多姿多彩的海蝕,海積地貌隨處可見。尤以奇特的海蝕、海積地貌,火山熔巖及絢麗多姿的活珊瑚最為出色,成為島上豐富的旅游景觀。潿洲島因此被譽為“難得的火山地貌博物館”。經地質專家考察認定,潿洲島及相鄰的斜陽島為距今第四紀海底火山噴發(fā)沉積,后經構造運動而升出海面的火山巖島。

潿洲島地勢南高北低,其南面的南灣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港口呈圓椅形,東、北、西三面環(huán)山,東拱手與西拱手環(huán)抱成娥眉月狀,像世大無比的螃蟹橫臥海中。碼頭背靠高10~30米的懸崖峭壁,崖頂青松挺拔,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各式船艇進進出出,人來貨往;飛鳥水禽,時隱時現(xiàn);浪涌波興,空闊無邊;水天一色;氣象恢弘。位于潿洲島西南端,是潿洲最富特色的游覽區(qū),其火山口景觀、海蝕景觀、熱帶植物景觀、生物和天象景觀獨特,并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主要景點有絕壁攬勝、龍宮探奇、平臺聽濤、百獸鬧海等。

在港口東拱手與西拱手下,有幾處景點:有個山洞傳說是反清武士的駐地,叫“賊佬洞”;有個狀似臥龜的石穴,叫“海龜窿”;一個形像仔豬的小島,叫“豬仔嶺”;一個酷似一張長著寬額、高鼻、翹下腭的人臉的巖石,叫“洋人頭像”。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蝕下,潿洲島海岸基巖出現(xiàn)海蝕洞、海蝕溝、海蝕龕、海蝕崖、海蝕柱、海蝕臺、海蝕窗、海蝕蘑菇等奇妙地貌。

從整體山巖上分離出的巨型石塊,在海水旋流沖刷剝蝕下,形成頭大腰細的海蝕蘑菇。島上西港碼頭有高3米、寬6米的巨型海蝕蘑菇。當幾個海蝕洞受侵蝕而連成一體時,就成為凹進陸地的槽形穴,它被稱為“海蝕龕”。潿洲島風光壯美,比較著名的景點有“滴水丹屏”,“龜豕拱碧”,“芝麻灘”,“法國傳教士人頭像”,“火山彈薈萃”及三婆廟,圣丹廟,天主教堂和湯顯祖觀海處等。

5.體會與收獲

這次綜合地理野外實習北海之行不僅讓我們豐富了地質、地貌等自然地理和人文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我們對地理科學這個專業(yè)的認知程度。在這個野外實習實踐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如何使用自身所學的知識來對我們生活或專業(yè)領域內碰到的一些現(xiàn)象及問題進行廣泛的思考,并尋求出呵護主客體雙方利益或多方利益的博弈機制。

本次野外實習,可以活也算得上是一次畢業(yè)旅行,沿途到處流溢著無限的地質地貌和海灘風光。在看過很多地方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差別的地理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地域發(fā)展前景,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北海老街的文化景觀——建筑景觀上看出來。當地的氣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決定了其主要的建筑骨骼,而文中的一些宗教、政治等因素也是一個地域所具有的特點。

任何在地理空間存在的事物都能在它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中找到能與之對應的地理因素(自然地理六大要素:氣候、水文、地貌、土壤、動物、植物),而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相互作用而產生各種地理人文景觀現(xiàn)象的分析要素、方法則是在本次實習過過程中感覺到應該鍛煉的地方。也就是說,以后要通過綜合地理學各種理論、方法來綜合分析各種地理空間現(xiàn)象。

報告人:馬關衛(wèi)

第九篇 歷史地理學專業(yè)暑假實習報告5000字

此地點共有墓葬46座,東區(qū)墓葬共有十六座,由出土錢幣可知全為清墓,墓向皆大致南北,分布密集而無打破,墓葬規(guī)模大小不一,有單、雙、三、四人墓,其中雙人墓最多,余者數量大致相當。雙人以上墓中,由人骨、隨葬品等初步判定皆男性在西,女性在東,女性多屈肢葬,男性多直肢葬,而且每墓中皆只有一位男性墓主,規(guī)律一致,可斷定余者非妻則妾。東區(qū)墓葬以m14規(guī)格:四人葬、每人皆雙棺、每棺都有隨葬品。有趣的現(xiàn)象是,在已初步斷定西首為男的情況下,次西位的棺中隨葬品數量相當豐富,銅錢、珠花、發(fā)簪等都遠較其它棺--甚至西首棺為多,聯(lián)系實際我們推測這很有可能是墓主正妻,結合當時的風俗生活,幾人的家庭地位及內部關系會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

中區(qū)共有墓葬26座,由墓葬形制、出土物等可較明顯的初步判定主體為遼金墓,還有少數唐墓,甚至個別墓時代推測有可能上溯到北魏。

遼金墓大多數為磚砌頂貼石灰穹廬頂墓室、仿木磚雕斗拱墓門、“凸”字形臺階墓道、“人”字形結構磚封門,垂面梯形磚砌祭臺等,墓門上多數有彩繪,但地仗粗糙,甚至直接用顏料涂畫于磚面,酥堿、空鼓等病害底部嚴重,上部略好,但整體保存鮮有喜人者。繪畫內容較簡單,常大幅面素黑、素紅,少量云紋、十字、鳥雀等花紋多黑彩白地。

墓室內皆前半部墻嵌燈臺,兩邊放置隨葬品。燈具為白瓷盞,隨葬品多陶瓷類,常為罐、碗、盞等日常器皿樣式,瓷器質地一般,多白瓷,皆為民窯產品,且多有磨損痕跡,推測應為墓主生前家庭日常所用,瓷器常有伴陶器放置在棺床右邊的現(xiàn)象。陶器些許為低溫軟陶,脆弱易碎,可能是專用隨葬的冥器。但都不見雞腿瓶等類遼金時代契丹等少數民族特色器物。除此外,有些淤泥面上還見有規(guī)矩木痕,推測或有木器如桌椅箱奩等隨葬。內部建筑也相對比較簡單,斗拱多為彩畫,個別好些的一圈墓室壁上,有凸磚條表示的桌椅造型和簡單重復的彩繪婢女、直欞窗,彩繪保存狀況些許略好于墓門上彩繪,這當然與墓室內外的彩繪質地好壞、淤土狀況、溫濕度、霉菌種類及多少等密切相關。

后半部置有棺床,皆磚砌,貼墻成半圓狀,部分棺床上有骨灰臺。骨灰周圍和其下常見有錢幣及木痕,推測應為骨灰和隨葬錢幣都置于骨灰盒內入葬。這些墓葬無一例外都有骨灰,而不見較完整尸骨,初步推測北京地區(qū)在遼金時代這種少數民族火葬葬制應是占主流的,甚至影響了許多不見少數民族特色器物隨葬的漢人墓主的葬制。

除過上述形式的遼金墓,還有類極簡單的瓦罐骨灰葬式,即骨灰置于一帶蓋大瓦罐中,然后葬于半米至一米見方左右的或土壙或磚砌的小墓室中,往往幾個墓十分集中甚至疊壓,而鮮見隨葬品?;蛟S是社會最下層或士卒死亡的倉促簡易葬式。

唐墓多為船形或近長方形磚室墓,少數有鋪地磚及墓道(當然不排除墓道被破壞者),出土有銅錢、交股彈壓式環(huán)曲柄鐵剪、八棱菱花銅鏡、蚌殼等,與北京地區(qū)之前已作過研究確定的唐墓情況十分類似,比較典型。

推測可能是北魏時期的墓葬較典型的一座特征如下:土壙磚墓,墓壙近似長方形,墓室平面近梯形,南寬北窄。墓室底部鋪磚,墓室四壁用磚錯縫起券,往上漸漸收縮,至墓室頂部用豎磚交錯相差封頂。有人骨兩具,皆近南向,比較少見。隨葬一銅錢、一罐。銅錢銹蝕不清,所以,僅由罐的形制并結合整個葬制與已有北京地區(qū)資料進行對比,推測可能為北魏時期墓葬。

西區(qū)共有墓葬四座,皆遼金墓,可較明顯的分為兩組。偏北兩座相互靠近,東西平行,形制等與之上介紹的穹廬頂墓大致相同,保存狀況除一座塌頂外其余還都較好。另外一組偏南些,南北向貼近,更一致的是,兩墓除墓門兩角貼墓道壁處殘存數磚外,空無一物,但土壙保存完好,可能是有血緣關系的兩墓主同為遷走。

以上便是大興16#地墓葬遺跡的一個大概介紹,在此次發(fā)掘過程中,我主要參與了四座墓的發(fā)掘和三座墓的整理工作。包括清墓一座,唐墓一座,遼金墓兩座,其中由于時間關系一座遼金墓未清理完,轉交技工。

發(fā)掘經驗教訓

在北京實習之前,我僅有的一點實踐經驗是來自于2024年忻州定襄青石遺址二十天的實習,但僅算是個入門掌握,基礎還比較差,經驗也很貧乏,具體操作的手上感覺也很一般。這次在北京長時間的實習,彌補了我以前的多方面欠缺,比如墓葬的發(fā)掘、古代建筑基址的掌握等,同時重溫并進一步熟悉和掌握了具體發(fā)掘操作規(guī)程和方法技術,而這些是僅靠課堂學習所不能得到的,的確受益匪淺。這其中有幾次經歷尤其使我印象深刻。

在大苑t0302發(fā)掘中,有一次刮面后,發(fā)現(xiàn)有一片近圓形區(qū)域土質土色偏硬發(fā)黑,與周圍明顯不同,再刮后,依然存在,且有少量石灰出現(xiàn),這在周圍更是不見,推測有可能是灰坑,技工師傅幫看了,也并未予以否定,按照先后關系,決定予以發(fā)掘??稍诎l(fā)掘過程中,才發(fā)現(xiàn),偏硬發(fā)黑夾雜石灰土竟找不到邊,這才明白過來:我把地層做成了灰坑,開了“天窗”。如果之前再多刮幾次,再細心一點,隨著這種現(xiàn)象范圍的不斷擴大,或許就不會出此無法彌補的錯誤。

遺跡是歷史的積淀,是“一次性”不可重復的。我深感慚愧……

類似的事情在大興墓葬發(fā)掘中也有一件。m42是一座穹廬頂的遼金墓,我負責發(fā)掘了一段時間,在找墓道的過程中,在確定已到原始地面的情況下,但所找出“凸”字形墓道寬窄過渡的一邊肩部一段卻總是讓人心里不踏實,雖然已有其他人的肯定。果然,發(fā)掘到近一米深的黑色地層土時,發(fā)現(xiàn)果然錯了,實際肩部距墓門出檐的下垂面僅有五公分左右距離,比我之前所劃線要近,老師和技工師傅們有說也可能本來就是上寬下窄坡狀過度的,或坍塌的,因為之前的m21就有過類似的情況。但我知道那很大程度上是安慰,因為黑土以下的部分基本都是豎直的,事實不容商量……只有自責和教訓。

當然,實踐中有憂也有喜,在m19的發(fā)掘中,雖然是一座空墓,但并不大影響我們的操作實踐,我和l_r在技工師傅的指導下共同剝出了五個原始臺階面(共六個),同時也找出了墓室原始土壙邊的大部,原始邊(面)非做出的邊(面)所能比,同樣這種心情也是難以言喻的。

三個月中和技工師傅的工作交流,有幾點體會,這或許也可稱為書本學習和實踐經驗之間關系的一些感觸。

眾所周知,一般的技工師傅,并不是從學校里系統(tǒng)學得田野考古知識的,而是通過類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在實踐中一點一點的積累經驗的,毋庸置疑,這種經驗是寶貴的,但由于考古發(fā)掘本身的不小成本和經常所進行的配合基建性質,往往會無奈注重速度而降低了田野發(fā)掘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嚴謹性和細密性,長此以往,習慣形成,在我們實習中同樣也會在正確指導的同時,也參有少量個人的非科學性的內容方法,如刮面找不出邊,即打探眼,最后遺跡往往千瘡百孔,甚至會破壞重要信息;墓葬主體發(fā)掘完畢翻棺時,僅憑經驗不全翻,很有可能漏掉遺物及信息;能用鍬則不用鏟,往往會在去大塊土時就把骨架蹭得多有殘損;報出土銅錢數時,往往會少報幾枚,以便以后有破損缺失而不會高于事物數目;還未到原始地面,卻曰已看出墓道范圍,往往使我們學生摸不著后腦等等。這中間或許有正確的只是我水平不夠,個人武斷的觀點,但有些確實是不合適的,這一點可以肯定。

常有人說“考古考古,連蒙帶?!?,這固然有著外界人群對于考古工作的不理解,但業(yè)內人士也有此語時,我個人認為這就并不全為空穴來風了,這往往與我們的一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態(tài)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完全承認的是,技工師傅們的發(fā)掘經驗是十分豐富的,他們往往有著十數甚至數十年的田野發(fā)掘經驗,對我國的考古事業(y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又長期承受著清苦的工地生活,付出了巨大的個人犧牲。但這并不能掩蓋個別不當之處,雖然這也往往有著他們自己的理由,至少從速度和效率上,或許我們某天走上工作崗位后也會陷入工作時間和成果質量等等之類的矛盾中,但即使有妥協(xié),我想也不應是在現(xiàn)階段的實習中。

室內學習整理

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我們的實習前和實習中穿插了一個月左右的室內學習階段,這其間領隊、老師給我們進行了多個通論性及田野實踐性的講座,有些知識是課堂知識的重溫,而有些知識則是我們不曾接觸和常常忽略的。如李軍老師給我們回溫了田野發(fā)掘常識后,又帶領我們在野外仔細了解了當地的地理地勢、植被土壤、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狀況。這些恰恰是我們所應該了解而又容易忽視的。領隊馮老師結合大苑發(fā)掘遺址的性質,給我們詳細講解了晚期寺廟的建筑布局及特點,這些則是我們之前所不曾涉及的,而發(fā)掘完畢的結果也印證了這些知識。除此外,北京文研所的張主任還在工地結束后專門給做了一節(jié)更深領隊層面的講座,可謂開了眼界,長了見識。

室內整理工作集中在實習末尾的數天,除了每人需交的探方、灰坑、墓葬、灶等常規(guī)記錄,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還做出了遺址各期的墓葬登記表、墓葬統(tǒng)計表、出土器物登記表、標本登記表、銅錢登記表、墓磚登記表等,對于室內整理工作從整體和細節(jié)上都有了一個宏觀的概念和詳細的了解。雖然時間倉促、任務緊張,但仍覺很有收獲。

(二)

兩點一線的學校生活總會讓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圈入一個感官上很拮據的范圍。而實習生活中諸多的充分必要條件則往往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融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家庭,這個集體中充滿了詼諧幽默、歡聲笑語,個人的趣事趣聞往往也會成為大家共有的快樂;同時充滿了互相幫助、關懷友愛,個人的悲愁苦惱也會在大家的齊協(xié)中灰飛煙散……

駐地位于房山區(qū)大苑村村北,是一個安靜的莊戶人家,周圍皆田地、果樹,偏東的稍遠處,一條小河蜿蜒流過,兩岸的斜柳隨著河流延伸向遠方,是一個學習、生活理想的好地方。每天下工后的生活安詳恬靜,可口的飯菜伴隨著輕松的交談很快就慰藉了轆轆的腸胃,飯后大家或看書寫筆記理理思路,或踢毽子、打羽毛球放松娛樂,或坐于院外磨盤上聊天放歌,或走入田間、橋頭漫步散心,一派悠然。偶有休息日,在老師的允諾或帶領下,我們便可以進城,或購置個人日用品,或集體參觀重要文化景點,故宮、首博、軍博等重要的博物館、文物古跡很是讓大家留戀,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逢領導、老師來看望或重要節(jié)日等,駐地的聚餐總不會少,飯前同學們動手幫忙,加上師傅的好手藝,八九、十數樣菜就上桌了,二十余人數桌分而餐之,不時共舉杯,小小的農家庭院,其樂融融,大家暢飲侃談、逗樂玩笑,工作的疲憊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或許也算是田野實習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吧。

工地上,坦言是比較枯燥的,再加之有時或狂沙肆虐,灰頭土臉,或烈日當頭,油汗?jié)M面,實不好受??煽菰锊⒉皇且怀刹蛔兊模紶栭e暇空余,發(fā)掘對象臨近的同學也會走動走動,互通有無,討論著彼此所領的探方墓葬、所暴露出土的遺跡遺物、方法技能上的是非對錯等等,也會逗逗樂子,誰誰又挨熊了,誰誰又出糗了,或談笑風生,或小聲竊竊。無形中,風沙、烤曬的難受也被拋擲了腦后。少有的較大段空閑中,微縮版長城、西夏王陵、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等相繼拔地而起,水利部宣告成立,接字游戲、殺人游戲風靡一時,足球籃球長久不衰,只可惜“墓地的詛咒”使得這顯得有些美中不足,但卻也無可奈何。

工地同學間也是趣聞多多。在大興工地階段,一男一女,抓鬮分組發(fā)掘,結果令人好笑。以rs組合為例,rlp喜開玩笑,而sj則嚴謹認真,倆人頗似有“水火之勢”。然對于工作s固然遵規(guī)守矩、一絲不茍,r卻也同樣勤勤懇懇、吃苦耐勞,同時所兼的后勤之責也干得井井有條。但閑暇空余,倆人閑聊中則抬杠頻繁,s說一,r則說二,s朝東,r則向西,縱然你說的搬經據典,有理有據,天花亂墜,落英繽紛,也會被r揶揄得一無是處,繼而歪理正說,顛三倒四,讓人無言以對,哭笑不得,只有吃憋。堪稱經典地一張合影中,兩人坐于一塊木板,一伏著腰,面色無奈,一雙手撫膝,微帶黠笑。我戲謔調侃“面如死灰處,‘太君’頹然;嬉皮得意時,‘黑子’開顏”。其他組合中,也是各有特色,趣事不斷,讓一成不變的土色工地,平添了許多亮彩,伴隨我們走完了實習生活。

實習三月余的點點滴滴,太多的人們值得我們回憶,北京文研所領導們的熱忱和支持,讓我們的生活交通保障可靠、安然無憂;領隊老師們無私的關懷和幫助,讓我們面對生疏的田野工作有了頭緒并逐漸掌握;技工師傅們手把手的指導,使我們初步掌握了發(fā)掘中各個細節(jié)的技術方法;還有汝師傅、高阿姨變著花樣的可口飯菜、房東一家默默的后勤保障……

104天的實習,104天的工地生活,對我來說,專業(yè)方面既有遺址發(fā)掘的重溫,又有墓葬發(fā)掘的新接觸,其它方面,在老師、同窗學友的相伴下,我們還共同收獲了許多在書本和學校所不能得到的經驗和體會,很是難得,相信會對我們以后的學習、生活有著相當的影響。這種經歷對于個人,以前沒有過,以后可能也難再有了。

第十篇 地理科學野外實習報告5000字2250字

一.序言

自然地理學及其相關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野外教學實習對本專業(yè)本科學生來說是一次啟蒙教育,是以認識為重點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基)訓練的實踐過程。其目的旨在通過短期的野外實踐使同學們對自然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進一步鞏固和掌握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為以后我們的學習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加深們對上學期所學習的關于土壤和植物的有關知識內容的理解,5月3日至5月8日我們環(huán)旅學院09級地理科學與地信學生在辛曉十等老師的帶領下在桐柏淮源國家森林公園進行了為期五的野外實習考察。

這次實習主要是通過老師講解、實地考察與實際操作等方法,來識別不同的植物種類、觀察土壤剖面及劃分土壤剖面的層次(水簾洞東)、垂直帶觀察(太白嶺)、采取與制作植物樣本(桐柏山腹地)、觀察植物群落演替的變化及對植物群落的調查(桐柏縣城郊鄉(xiāng)劉灣村龍?zhí)讹L景區(qū))。

二.桐柏自然地理與經濟地理概況

桐柏縣位于豫南桐柏山腹、南陽盆地東緣、國道312公路和寧(南京)西(安)鐵路縱貫縣境東西,土地面積1941km2,轄9鎮(zhèn)7鄉(xiāng),總人口42萬。千里淮河于此處發(fā)源,南北氣候在這里交替,桐柏山連起豫鄂兩省,中原與南楚文化相互交融。桐柏資源豐富,區(qū)位優(yōu)越。桐柏地處,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種類繁多,宜林山坡164萬畝,連片草場40萬畝,森林覆蓋率50.1%,被專家譽為“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資源富集,尤以旅游、礦產、林果、畜牧、水產、土特產著稱,被譽為“全國特大資源寶庫縣”。已探明礦藏56種,全縣人均可采礦量價值是全國人均值的14倍,每平方公里可采礦量價值是全國平均值的25倍。其中,天然堿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譽為“中國天然堿之都”。有全國最大的露天金礦銀洞坡金礦、全國四大銀礦之首的桐柏銀礦。盛產木瓜、板栗、茶葉等農副土特產,被稱為“木瓜之鄉(xiāng)”。

桐柏山屬于秦嶺——大別山褶皺帶,崛起于太古代到元古代,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運動,中間經過加里東運動。大致走向為西北——東南走向,其西為長江流域,東為淮河流域,其分水嶺大致為固廟——太白頂盤山公路一線。特殊的地質形成過程使地貌結構復雜,由南向北,溝谷發(fā)育,切劃深度較大。因而奇山異石較多,地下礦產十分豐富,初步探明礦藏達60種,原礦價值人均占有量是全國人均數的14倍。這里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質純堿礦,有位居國內四大銀礦之首的露天開采金礦,還有在世界首次發(fā)現(xiàn),被國際礦物質學會命名的“桐柏礦”和“圍山礦”。國際礦物質學會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學者到這里考察,桐柏山被學術界稱為“中國地質之謎”、“地質博物館”、“地質櫥窗”。紅石崖為景區(qū)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層,高數百米,望若紅霞,上多溶洞、瀑布、溫泉,為景區(qū)不可多得的勝景。桐柏山還是南北氣候的過渡帶,江淮兩大水系的分界線。既有北國山體的雄渾,又有南疆風光的秀麗。因此,奇山異石眾多,山泉瀑布隨處可見,植被完好,動植物各類紛繁,南北交匯,相互滲透。具有良好的過渡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植物區(qū)系南北兼容,稱為中原獨特的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自然植被成為景區(qū)一大獨特的景觀。

三.土壤地理實習(部分)

1.土壤剖面的挖掘

①選擇標準:土壤剖面要具有自然的代表地帶性,還要盡量減少人為的影響,不應在道路兩旁,也不能位于山腳因為山腳有山上土壤堆積,不具代表性。應該選擇在山腰地帶。

②挖掘標準:土壤剖面應挖掘一個寬 1m、深達母質的坑,必須沿山坡垂直與水平挖下去,剖面與山坡的等高線平行,為了便于觀察剖面應呈斗型。還要注意要保留枯枝落葉層。剖面上方人不要踩,否則會影響腐殖質層性狀。

2.土壤剖面的分析描述(表)

四.植物地理實習(部分)

(一).認識植物

在桐柏山自然保護區(qū)內有植物種類2000多種,我們在實習的第一天主要是認識一些植物,然而我們所認識的植物卻不足100種。下面就簡單介紹下我們所認識的部分植物種類:

1、國槐:豆科,喬木,奇數羽狀復葉,葇狀花序,豆粒狀果實。

刺槐:豆科,喬木,又稱洋槐,帶托葉刺。

龍爪槐:豆科,喬木,是國槐的變種,在生長期時把芽打掉而就成。

紫穗槐:豆科,灌木,羽狀復葉,卵形、基部圓形,兩邊都有白色柔毛、穗狀花須。

2、辛夷:木蘭科木蘭屬,又名木蘭、紫玉蘭,為中國特有植物,年幼時皮光滑,年長時皮粗超。花紫色,落葉,是優(yōu)良的綠化植物,可入藥。

3、梧桐:樹干通直,樹皮淺綠色光滑。葉子厚紙質,有缺刻,曲裂,掌狀三裂。果實是蓇葖果,屬梧桐科。

泡桐:玄參科,葉子紙質、無缺刻,葉子背部有絨毛,花呈喇

狀一般為紫色,枝干有髓。

懸鈴木(法國梧桐):一般作為行道樹,果實有三球(一球的為美國梧桐)。

油桐:球形果實,大戟科,葉基有兩個紅色腺條。

4、棕櫚:棕櫚科,葉鞘纖維質,包莖,葉柄長,葉圓扇形,所以又扇子樹,掌狀深裂,葉脈為輻射狀平行脈。

5、河南楊:楊樹有20多種,葉子邊緣波浪形鋸齒狀,兩側壓扁葉尖較尖,屬楊柳科,總脈狀花絮形成的果實。

柳:楊柳科,葉子條形葉,葉脈只有一條。

6、油菜:十字花科,角果。

7、花椒樹:樟科,葉軸有狹翅,小葉有5-7片,莖上有皮刺,奇數羽狀復葉,果實是球形(花椒)。樟科一般具有皮刺,葉軸有狹翅,果子有辛香味,樟科還有野山椒,它的刺較大。

8、雪松:寶塔形樹形,一束7~15針以上。

9、銀杏:叉狀脈,叉狀分枝,也有缺刻,邊緣不十分整齊。

10、楝樹:屬于楝科,奇數二回羽狀復葉,葉子是倒卵圓形,葉緣有粗鋸齒,奇數二回羽狀復葉,互生,它的果實是橢球狀,圓錐花序。

第十一篇 綜合自然地理實習報告1450字

緒論:自然地理實習是自然地理教學中十分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使學生在課程理論學習基礎上,通過對基本自然地理(地質、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現(xiàn)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xiàn)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并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理論理解,獲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實習工作對于提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課程的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地貌學

考察地點:新鋪地質公園 花江大峽谷 北盤江大橋 龍宮 格凸河

考察時間:2024年10月28日——31日

考察目的和要求:

1,通過實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安順主要地貌類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規(guī)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質、水文、氣候、土壤與植被對地貌發(fā)育,地貌災害與防治的影響。

2,使學生學習掌握地貌野外考察全過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資料收集、野外觀測、標本與樣品的采集等

3,通過實習,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了解掌握有關一起和工具(羅盤,海拔儀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考察內容:

(一),區(qū)域地貌觀測實習

1,認識安順主要的地貌類型及其特征。

2,通過對地形圖地貌的判讀,觀察安順地貌的分布規(guī)律。

3,認識地貌災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滑坡等)及防治。

4,初步分析地貌對農業(yè)產業(yè)布局的影響。

(二),北盤江河流地貌觀測實習

1,觀測河流侵蝕地貌特征。

2,觀測河流階地地貌特征。

3,觀測河流凹凸岸的流水作用特征。

4,觀測河流干流交匯處的地貌特征。

(三),喀斯特地貌觀測實習

1,觀測地表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規(guī)律。

2,觀測地下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規(guī)律。

3,觀測喀斯特地貌對農業(yè)發(fā)展的影響。

實習心得:通過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學們不僅訥訥掛鉤親自動手來操作實驗,而且還置身于不同的地質,地貌類型之中使我們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得到了聯(lián)接,補充了我們平時在學校學習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過這樣的考察,提升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不管雜實習前和考察后,我們的同學都認真的投入到準備資料和收集數據成果的過程中,學習氣氛更加濃厚。第三,在考察過程中,同學們不僅能夠互相幫助,而且還能在考察,實驗中互相協(xié)作,這使得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得到了增強,集體感更加強烈,對我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幫助。

水文學

沿貫城河考察:

地點 : 玉碗村 污水處理廠 寧谷

水溫: 15.05度 15.73度 15.64度

ph值: 8 8 8

透明度: 22.2厘米 28厘米 26厘米

經過分析此水為劣五類水,造成貫城河污染的原因有:

(1)大氣降水

(2)農田排水

(3)城市生活污水

(4)工業(yè)廢水

(5)工業(yè)廢渣和城市垃圾淋溶水

龍宮風景區(qū)

測水深:用一根繩子吊一個大石頭沉入水流底部,然后讀取數據

測透明度:先套上盤子再吊上石頭沉入水中直到看不到盤子為止

第7小組測量結果:水深2米,透明度1.17米

實習心得:通過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學們不僅訥訥掛鉤親自動手來操作實驗,而且還置身于不同的水文條件之中使我們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得到了聯(lián)接,補充了我們平時在學校學習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過這樣的考察,提升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不管雜實習前和考察后,我們的同學都認真的投入到準備資料和收集數據成果的過程中,學習氣氛更加濃厚。第三,在考察過程中,同學們不僅能夠互相幫助,而且還能在考察,實驗中互相協(xié)作,這使得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得到了增強,集體感更加強烈,對我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幫助

地質學

實習地點:關嶺國家地質公園,花江大峽谷

試驗方法:羅盤的使用方法

羅盤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針,天池外的內盤是鋼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

的,底部劃有一紅色直線,有一端是有兩個紅點在紅線的左右,紅線是以南北定位

第十二篇 土壤地理學實習報告1200字

三天的時間,我從遼北看到遼南.

經歷了從沙漠到大海的變化,我終于在如此近的時間內看到了我最熟悉的沙漠和我最渴望見到的大海盡管我見到的大海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漂亮.科爾沁的白白沙子和丹東紅紅的海灘是我現(xiàn)在唯一的印象.

我在遼北看到了我熟悉的沙子:

在我長大的那塊土地上,我見慣了沙子.而科爾沁的沙子給我的是一種既親切有陌生的感覺.我見過的是黃黃的,太陽下能閃光的那種,科爾沁的沙子卻是白白的,好象還攙雜著一點點黑.如果沙子多了,那就成了沙漠.我在科爾沁看到的,就是沙漠.幸運的是我看到的是正在治理的沙漠.這片不大不小的沙漠,現(xiàn)在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因為它距離東北的政治文化中心沈陽大概只有100公里,據說這里的沙子正在以每年30米的速度向沈陽是靠近.如果按這個速度算下來,那么沈陽市被沙子覆蓋似乎還是很遙遠的事情.然而事實是距離這片沙漠較近的彰武、康平、法庫等市縣已經受到了沙漠的困繞.每年大約有1.5萬畝的土地被沙化.于是治理這片沙漠便成了官員首先考慮的問題.在這里我們有幸參觀了設在距離科爾沁沙漠較近的彰武縣的一個治沙研究所.當汽車駛進這座小小的治沙研究所時.被綠綠的小樹苗所環(huán)繞的小樓顯得格外搶眼.常年駐守在這里的工作人員用復雜的心情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的成果:他們大概在這里待了3年,在他們實驗地范圍之內的沙子已經被固定住了。在我們視線之內的那些小沙丘是不會再向前移動了。而且在這片實驗地內,我們還看到了他們種植的蔬菜、藥材、用來固沙的小灌木、樹木等等.這里已經變化的讓你想象不出來它曾經是一片沙漠.但是這僅僅是一塊被圈了起來的沙地.在這之外,仍然是荒涼的沙漠.我們沿著一條被風吹的已經不象樣子的小路向北走過去,在這片被封閉的實驗地之外,是荒涼的不能再荒涼的沙漠,你根本看不到綠色.在實驗地的周圍,還有農民的土地就是那種玉米只能長到一米高的土地.種在這里的種子有時候根本連本都收不回來,可是農民還是不停的種.就連小站的工作人員也弄不懂農民為什么寧愿虧本要他們的土地上長玉米而不是可以固沙的草.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這里根本是不適合發(fā)展農業(yè).

我在丹東看到了紅海灘

如果科爾沁沙漠給人是荒涼的感覺,那么丹東的紅海灘給人的就是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通向紅海灘的路兩旁全是等待收割的水稻以及養(yǎng)滿了河蟹的池塘,這兩樣東西應該是最讓盤錦人驕傲的了.當汽車轉過一個彎,我就能遠遠的看見海還有一片一片的紅色.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紅海灘了.等走近了一看,原來海灘之所以紅,是因為它上面長滿了顏色發(fā)紅的草赤堿蓬.然而這片紅紅的海灘如今也不再完美,它仍然是人類活動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及時的治理.那么這片聞名中外的紅海灘當它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可能已經退化的不成樣子了.在發(fā)軟的海灘上,我們發(fā)現(xiàn)了螃蟹.掀開一層泥,底下肯定是那些橫著走路的東西.興奮的我們抓了大概有4、5斤才住手.膽子大的同學竟然抓到了那種很大很大的螃蟹,大概有3、4兩.“土壤地理學實習報告”版權歸所有;請注明出處!

地理實習報告十二篇

習目的:調查廬山的自然地理概況,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況。實習時間:xx年8月1日至xx年8月8日實習地點:江西省廬山實習內容:廬山的自然地理概況。實習生:地理系xx級本科函授班張雅蕓[一]、概況:廬山,位于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地理信息

  • 3700字人文地理實習報告十二篇
  • 3700字人文地理實習報告十二篇99人關注

    3700字人文地理實習報告范文一、 實習目的及意義(1)實習目的:人文地理實習是地理科學開設的野外實踐課,其目的是將學習過的人文理論知識與實踐密切結合,初步掌握人文地 ...[更多]

  • 地理野外實習的報告八篇
  • 地理野外實習的報告八篇97人關注

    本次綜合地理野外實習活動是在大學學習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專業(yè)課程,對氣象、土壤、植物、綜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學習完成后,于20xx年xx月13日至20xx年xx月19日 ...[更多]

  • xxxx年7月地理實習報告十二篇
  • xxxx年7月地理實習報告十二篇75人關注

    “艱苦奮斗,嚴謹治學,求實創(chuàng)新,為人師表”是我們華南師范大學的校訓。我們懷著要做一名有學問、有理想、不懼艱苦的人民教師理想來到翠園中學,轉眼間我們已經在這所有 ...[更多]

  • 2024年10月人文地理實習報告七篇
  • 2024年10月人文地理實習報告七篇65人關注

    我是山西省電視廣播大學華光分校09屆的學生,我叫李雪梅,在兩年的學習中,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我在這里非常感謝各位老師的辛勤栽培,更感謝各位領導能夠提供給我們這么優(yōu) ...[更多]

  • 人文地理實習報告格式七篇
  • 人文地理實習報告格式七篇63人關注

    一、前言人文地理學是高等師范院校地理科學專業(yè)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而實踐教學是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實習既是人文地理課程教學的繼續(xù),也是讓我們學 ...[更多]

  • 人文地理實習報告七篇
  • 人文地理實習報告七篇55人關注

    實習時間:9月18日--------9月20日實習線路:內江-----成都-----攀枝花-----昆明-----內江主要路線:成渝鐵路,成昆鐵路,內昆鐵路實習目的:運用經濟地理的科學理論,實地考察 ...[更多]

  • 地理實習報告十二篇
  • 地理實習報告十二篇42人關注

    習目的:調查廬山的自然地理概況,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況。實習時間:xx年8月1日至xx年8月8日實習地點:江西省廬山實習內容:廬山的自然地理概況。實習生:地理系xx級 ...[更多]

  • 地理野外實習報告八篇
  • 地理野外實習報告八篇37人關注

    前 言本次綜合地理野外實習活動是在大學學習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專業(yè)課程,對氣象、土壤、植物、綜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學習完成后,于20xx年xx月13日至20xx年xx ...[更多]

  • 人文地理實習報告5000字七篇
  • 人文地理實習報告5000字七篇32人關注

    實習目的:運用經濟地理的科學理論,實地考察攀枝花市產業(yè)活動的地域分布規(guī)律;學會經濟調查的基本方法,增強觀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從事中學地理教學和經 ...[更多]

  • 6400字綜合自然地理實習報告十一篇
  • 6400字綜合自然地理實習報告十一篇26人關注

    6400字綜合自然地理實習報告范文前言:地質地貌實習是我們專業(yè)基本教學實習環(huán)節(jié)。通過此次實習,使我們進一步鞏固地質地貌學的基本原理,學習并掌握野外地質地貌調查研 ...[更多]